10月21日,安徽省黄山市人大调研组一行10人,到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驻点村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调研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工作,利川市人大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野猫水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调研组一行来到村委会,详细了解村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产业布局、社会治理等方面情况,就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依法化解涉农矛盾纠纷,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问题,与野猫水村和驻村工作队负责人进行了广泛交流。 近年来,野猫水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不断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基础,把民主法治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有机结合,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化、法治化保障。 多种形式弘扬法治理念,通过大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墙体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推进村法律工作室建设,完善村法律顾问服务机制,每年组织律师送法进村,发放法律宣传资料、上法治辅导课、设立法律咨询台,向群众普及、宣传、解答《宪法》《民法典》《土地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建设“农家书屋”,购买法律书籍,满足农民群众学习法律需求,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 将统一制作的80幅法治楹联悬挂在村民屋前大门两旁,形成法治楹联一条街,为村民吹来阵阵法治新风。“民声于耳乡梓同奔富裕,国法在心村民共谱和谐”“依规经营生意兴隆,守法致富财源广进”“公平公正门庭兴旺祥云卷,合理合情宅第向阳瑞气生”等楹联,将法治精神与楹联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激发了广大村民学法、守法、护法的热情。 以村支“两委”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在村道重要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让群众感受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全感。树立守法标杆,将党员依法选举、不打牌赌博、不上访滋事、不搞封建迷信等纳入党员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提升党员法治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平安联创、困难联帮、服务联心、发展联手”活动,综合运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全化解。完善居民自治,制定了《野猫水村村规民约》。采取家庭申报、村民互评和村委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倡导家庭美德 共育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30户家庭获评。 认真贯彻落实“枫桥经验”精神,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组建由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乡贤能人组成的村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起,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态势。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民意民情分析、重大矛盾纠纷报告等制度,通过入户走访、查摆问题、化解矛盾等举措,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村组,解决在萌芽状态。 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法律宣传活动,让法律走进家家户户,使法治思维成为村民习惯,村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遵纪守法蔚然成风,全村无大操大办,无赌博吸毒,无贪污腐败,无失学儿童,无老人、幼儿和残疾人被遗弃,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重点上访人员,无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实现了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 村和万事兴,人勤百业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不仅使野猫水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生态村”“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湖北省楹联文化之村”等各级各类几十项荣誉,还加快了强村富民的步伐。如今,野猫水村已成为民宿、避暑、康养的打卡地,除了气候条件好,自然资源好,交通便利好外,人文环境好更起了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