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全国第二批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示范基地为契机,以全面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目标,社保卡应用目录开通率达到%,社会保险待遇社保卡发放率达到%,人社基层便民信息化服务全市乡镇、社区覆盖率达到%。 黄山市金融社保卡便民服务项目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峰会展览 人社信息化和基层人社便民服务项目(“黄匣子”)亮相中央“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 一起来看黄山市的做法 一、“一网共享”黄山市人力资源市场 01 一是筑牢基础数据。完成32万人养老保险参保对象生物识别数据模板采集工作,建成“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和“生物特征基础信息库”两个信息数据库。 02 二是完善信息系统。建成金保系统、阳光政务平台、社保认证系统、市级卡管系统、异地就医平台、数据监管平台、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等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养老保险参保关系转出查询、价格临时补贴、医院实时刷卡、医疗保险高额补助、金保系统账户一次性返还等诸多新模块功能。 03 三是搭建统一平台。建成高度信息化的皖南旅游人才市场(黄山市人力资源市场)和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招聘。建立完善社保数据业务平台和银社医平台,实时交互征缴计划、到账信息,实现人社、银行、医院三方数据实时交互共享。 二、“一网畅通”黄山市人社便民服务终端“黄匣子”进农村 01 一是畅通立体化人社信息化网络。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医院、药店、银行等网点的立体化网络贯通和联网应用,覆盖率%。城乡参保居民实现社保服务、就业服务、金融服务、社保卡+实名农户、公共事业缴费等足不出村。 02 二是广泛布设移动便民服务终端。全市累计部署台读写终端、台移动便民服务设备,把人社服务窗口通过自助终端无缝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及银行、定点医疗、药店。 03 三是不断拓展电子社保卡应用。黄山市“电子社保卡”,已实现通过“皖事通APP”申领签发电子社保卡后即可直接查询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社保待遇等信息。 三、“一卡通用”年4月发放首张二代社保卡以来,目前累计持卡人数达万人。普及率高,持卡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万的88.4%。覆盖面广,涵盖全市三区四县参保人员,实现全市参保人员持卡全覆盖。合作方多,合作银行有13家,服务网点个,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保卡经办服务体系。 黄山市退休人员通过银行自助设备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 01 一是拓展电子凭证功能。在参保登记、待遇申报、人事考试、劳动关系等人社业务方面全面实现社保卡电子凭证功能。 02 二是拓展社保待遇发放功能。通过社保卡直接发放在职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金、就业培训补贴等人社领域的相关待遇支付、社保补贴等待遇。 03 三是拓展就医结算功能。会同银行、医院,搭建黄山“银社医”一卡通平台,实现社保卡、就诊卡、银行卡“三卡合一”和挂号、就诊、结算、查询、健康记录“五大功能”“一卡通”。医院由原来的1个结算窗口扩大到55个直接结算窗口。 04 四是拓展跨省公共服务功能。与杭州人社部门加强共建,签订黄杭人社“1+6”共建协议,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和谐劳动关系及信息化深入共建。 四、“一网通办”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保卡应用,通过社保卡媒介,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标。 “黄山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