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我区家庭医生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近日,黄山区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暨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启动会。标志着该项工作正式在全区各乡镇铺开,我区基层医药卫生服务将逐渐向契约式、主动式服务模式转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服务、高血压患者服务、糖尿病患者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0—6岁儿童保健服务等10个项目,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临床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的维护,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在签约后,可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全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我们将努力探索以家庭医生服务为开端的新转变模式,努力为每一个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区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 通过家庭医生服务,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家庭的健康守护人。家庭医生不仅单纯治疗疾病,还主动帮助家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服务协议的签订,不仅仅是对服务对象的承诺,也是对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工作的监督,让服务对象主动参与进来,由原来的被动服务模式变为共同参与模式。 按计划,在初期阶段,家庭医生的服务范围首先是以辖区内的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低保家庭等为重点,优先签约、优先服务。今年,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将与15%的区常住人口(约为2.2万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对象签约率达到30%,贫困人口签约率%。 (图片源自网络) 黄山区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