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今天在屯溪,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悲伤的事情,爷爷奶奶带着3岁的小孩骑电动车与一辆粉红色野马相撞,最终小孩子没有抢救过来......

事故的最终结果需要等待交警出具,首先爷爷奶奶和小孩3个人乘骑一辆电动车肯定是不对的。现在国家严令打击电动车载人和不戴头盔现象。本次事件,3个人一辆电动车,会让电动车操控下降,其次如果都戴了头盔,也许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在这里要说一下,虽然说电动车不能带人,但是对于小孩子,很多城市都是网开一面的,比如在杭州,带个小孩,基本上交警不会去禁止,这是考虑到城市实际情况,包括要接孩子上下学,没有电动车,对于很多家庭,实在是不方便!但很多家长都会让小孩子戴上头盔!

本次事件的另一方是一辆粉红色的野马车,这车性能不错,还是粉红色,据说开车的是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而且还有人反映,这小伙子平时就有暴力驾驶的行为。从视频里的刹车距离来看,初步可以断定为小伙子“违规超速”驾驶导致的这次事件,或是分神导致。,但是具体要以调查结果为准。

我今天想说的其实是黄山市的交通,很久以前,我没有车子,不太留意这事,后来我买了车子,就觉得黄山市的交通存在太多的问题,尤其是非机动车的管理上!如果管控到位的话,也许今天的事情就会避免。

很多人也许会说:在老家骑电动车带人,带小孩怎么能避免,没法避免。可能在老家真的没法避免,尤其在农村,更是没法避免,可是遇上一次事故,剩下的只是后悔!所以退一万步讲,好歹带个头盔吧!电动车很多伤亡都是后脑着地导致的!

从歙县的金三角一直开车经过歙县到岩寺,然后再到屯溪。你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的电动车、三轮车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边上明明有非机动车道,可是他们偏偏就占领了一条机动车道,让本来2条的机动车道硬生生变成1条车道。这对于我们开车的人来说,是非常恼火的!开车要处处小心,还处处受阻!

空空如也的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三轮车!

一开始,我内心是非常痛恨这些骑车的,因为他们无视交通规则,非机动车大摇大摆的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后来我一想,事情肯定有其底层的原因。于是我就长期观察了一下,发现主要有这么4个原因,源头都是在道路管理上面!

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小货车

第一个是,非机动车道并不通畅。在岩寺和歙县的很多非机动车道上,摆放着很多乱停的电动车和机动车,还有商户占道摆放的物品,让骑电动车的人很不方便,甚至经常受阻。所以为了更快的到达目的地,他们选择了机动车道。

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三轮车

第二个是,很多机动车道经过翻新,路是很新的路,非机动车道却还是很老的路,有的还是水泥路,有裂痕或坑坑洼洼,让行驶质感大大下降,选从而让电动车选择了行驶质感更好的机动车道,我不禁想问,修路的时候为啥不一起修好呢!

第三个是,非机动车道居然有断头的,在岩石到歙县,就有非机动车道突然没有,然后过了一段距离又有的现象,虽然说市区的小路很多没有非机动车道,但是你有的地方至少给连接通畅吧!

如果没有交警在,在电动车眼里,红绿灯就是摆设!

第四个是没有中央护栏,电动车乱穿马路严重。以岩寺为例,最早马路中间没有护栏,电动车过马路时直接横穿马路的,而不是选择十字路口。这是非常影响交通顺畅且增加事故的一种行为。

没有中央护栏,电动车直接横穿马路,无需走红绿灯十字路口,增加了事故发生率!

我想说,无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在黄山市,目前非机动车的管理肯定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文明城市,其实是治理出来的。不然养成的坏习惯是很难改掉的。

举个例子,从岩寺到屯溪,开通了一条新快速路(丰乐大道-练江大道),限速60码那条!这条路的非机动车道其实是非常非常宽的,且没有任何阻挠。可是我还是经常看见电动车骑在这条机动车道上,本质上在这条路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你骑车的速度是一样的,我想唯一的解释就是,坏习惯已经养成了。

再说个最近的事情,上次我回家,去屯溪经过草市花园门口,交警在查电动车逆行,拦下了一位大妈。大妈骂骂咧咧的说自己家就在前面,交警说你这属于逆行,在你小区门口可以过马路,请你从对面走到家门口,在过马路回家,不要逆行。结果我看是,这交警还不一定讲的过这大妈!

往期精选

街口大桥拱桥箱体开始吊装!

水南资讯:新新溪口大桥铺设路面

好消息,街口大桥主拱进入建设阶段!

杭州到千岛湖,计划开通一条新的高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