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三月天,春风又绿古徽州。3月30日下午,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在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召开部分成员单位座谈会,两地企业家和文旅界精英对成员单位互惠互利发展、服务全程高效、提升两地文创产业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众多合作共识,此次黄山会议将对两地文创旅游产业合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文化产业处原处长高敏,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张俊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甘而可,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制笔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笔大师杨文,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秘书长单增辉,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山新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黄山小住一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EO魏涛,宿州文化创意小镇顾问、黄山圣德书院副院长池百合,黄山檐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燕等出席会议。刘平主持会议。 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张俊杰在会上指出,徽州是朱熹、王阳明的故乡,徽文化经世致用,体现在徽州人的血液中。现在民间社团的创意很好,做了很多有益社会的项目,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这个平台非常好,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徽州的大国工匠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要多研究联盟怎么取得可持续发展,怎么获得内在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张俊杰提议,第一,联盟要扣准国家政策,将政策机遇和自身优势相结合,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化。第二,看世界的格局要大,破题要从小处着手,深圳的地位越来越高,两地合作的范围潜力很大。第三尽快把黄山市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推动黄山文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安徽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文化产业处原处长高敏研究文化产业20多年,她说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一直在推广宣传安徽文化,助推安徽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在深圳很受支持和欢迎。多年来,高敏一直倡导徽文化研究会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着手利用平台价值进行实体化、实质性的市场运作。 高敏指出,第一,联盟要强化人脉和文脉的粘合,我们的根是徽文化,任何一种文创产品都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作为三大地方显学之一的徽学是全国少有的优质资源,特色很多,前景广阔,故宫在徽州设立了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古徽州拥有漆器、雕刻、砖雕、石雕、砚台、纸、墨、笔等等传统工艺和产品,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产业联盟的文创大背景要植根在它们之上。第二,联盟要在产业互补中引领美好生活。可以让深圳的代码狗和企业家来徽州享受好生活,比如来“小住一下”的塔川书院、耕读堂发发呆,去歙县蜈蚣岭看看徽州人战天斗地的遗迹。产业联盟这个平台能积聚高人,不搞产业我们艺术家无法生存。当下,联盟要考虑清楚产业布局,做好平台,集中资源,精准推介文创产品。 国家级非遗漆器大师甘而可一直从事漆器工作,他的创作风格崇尚宋元之美,在漆器作品中始终保持中正儒雅的气息,使每件作品都具有新的创意。扎根于徽派漆艺传统,原料与工艺恪守天然大漆制作的古法原则,探寻以精、雅为风貌的徽派漆艺继续深化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将徽漆特色的菠萝漆、推光漆、漆砂砚及精细漆面纹饰推向新高度,曾当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说,明清时期,徽州漆器做的非常精妙,在全国很有地位,但徽州漆器在当今没落了。中国缺的是做最好漆器的理念,做一般的商品没意义。深圳和徽州代表两头,一个是时代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一个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地区,联盟这个平台非常好,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国家级非遗制笔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杨文生于制笔世家,祖辈所制之笔曾为贡品。自幼便随父母制作毛笔,少年时便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毛笔制作工艺和原材料选择进行学习和研究。杨文家族曾长期给胡开文、景德镇陶瓷厂等供应毛笔。他说,历史上徽州留下的徽笔实物很少,他一直按照原有方式做自己的产品,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需要联盟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搭建平台,建立渠道,重振徽笔风采。 黄山檐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燕说,她是从北京来徽州开客栈的,因为爱好诗歌客栈的每个房间都用诗歌命名,使客人感知到美感和意境,所以客栈复定率非常高,她期待在联盟的推动下与深圳紧密合作。 宿州文化创意小镇顾问、黄山圣德书院副院长池百合说深圳的市场前景巨大,是文化大师们都高度重视的地方,他愿意全力配合联盟工作,全力支持两地文化产业合作。 黄山小住一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CEO魏涛是新徽州人,五年前来这里创业,爱情也从这里开始。他表示,自己是在做乡村旅游产业运营,在做中国的乡村度假标准,而不是民宿。他的塔川书院是国内各级文旅部门领导来的最多的项目。魏涛说,文旅项目要想植根艺术,必须要有商业模式,不破坏、不侵占原有的地形地貌,先利他再利己,把产业带入乡村,让大家都发展。 南宋理学家朱熹第29世孙、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山市人大代表,黄山徽字号雕刻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说,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但徽州艺人缺少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品牌价值不高,和深圳接轨,能更好的进行徽州文化的传播和文创产品的销售。 黄山市新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说,10年前他来黄山做茶,新生了徽州多年历史的安茶,并让安茶走向全国。他说广告宣传和销售渠道是很多企业的痛点,盼望联盟能提供化解方案。 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秘书长单增辉简要介绍了研究会和联盟的概况。他说,研究会和联盟打算今年在紧挨深圳的东莞塘厦镇设立一个联盟总部基地,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把基地打造成为安徽文创产品的展览、展示、交流、交易的窗口。条件成熟时还将在黄山、九华山、合肥等地设立若干基地,整合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其他地方的资源,将人流、资金流和消费导入安徽,将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当地特色深圳基因的项目孵化器和产品聚集地。逐步设立皖南、皖北、皖中三个运营中心,承接当地的文旅产业项目策划、规划、设计、运营等,切实让安徽和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互动起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会长郁大海,深圳市徽文化研究会联席会长、皖深国际文创旅游产业联盟主席李风,深圳艺立方文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盟联合主席赵禹深,研究会秘书长张露云,会长助理叶萍,研究会和联盟副秘书长阿才、许广敏等以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 郁大海会长代表研究会和联盟通过视频向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老师和企业家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研究会和联盟在深圳皖籍领导和安徽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参与下,坚定信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竭诚为安徽地方政府牵线搭桥,为家乡的文旅产业发展、为各位老师、企业家朋友做好服务工作。 李风主席说,很高兴和大家隔空交流,收获颇多,感激疫情期间单老师千里奔驰,不辞辛苦回到家乡与各位乡贤亲切会谈。大家都是不同行业有影响的人士,平台的重要性不用赘述,如何办好一个不同的联盟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事情。他说,联盟要“大战略,小切口,深挖掘,广复制”,从小做起,充分发挥皖深两地各自优势,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联盟联合主席赵禹深简要介绍了艺立方集团公司精心打造的前沿文化综合体项目,希望安徽能借鉴深圳、贵州的合作模式,在皖深两地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在安徽文旅行业精英的共同参与下,将安徽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产品落地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区域跨界别的产业互动、资源整合、合作共赢。 照片从左到右依次是魏涛,杨文,甘而可,单增辉,张俊杰,高敏,刘平,池百合,周春燕,朱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