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在中国现代区划史上,将景点名改为地名的地区其实不少。笔者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不完全): 年,将安徽省“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 年,将四川省“峨眉县”改为“峨眉山市”; 年,将福建省“崇安县”改为“武夷山市”; 年,将湖南省“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 年,将辽宁省“锦西市”改为“葫芦岛市”; 年,将四川省“南坪县”改为“九寨沟县”; 年,将海南省“通什市”改为“五指山市”; 年,将云南省“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 年,将江西省“星子县”改为“庐山市”; 这之中多半是县级单位改名,地级单位改名的其实只有三个,即徽州地区、大庸市和锦西市。 而这三者之中,时间最早,波及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大,近年来要求复名呼声最响的,正是年的徽州改为黄山。 笔者将主要从年的徽州地区开始,绘制了多幅地图,为大家展示徽州演变为黄山的整个过程。 传统上的徽州 传统的徽州包括一府六县,即歙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历史上的徽文化十分强势,对周围的地域也造成一定的辐射力量。 下图中即为古徽州行政区划图,北部未填充色彩的三县后面要提到。(石埭县即石台县,该地历史地图存在一定问题,但不是本次内容的主题,且变迁过程极其复杂,因此暂不细究) 古徽州一府六县 红色画圈部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山风景区。 民国建立后,婺源曾一度脱离徽州,划到江西;后又复回徽州。年婺源再度被划到江西至今。 六县失其一,徽州延续年的区划开始崩解。 徽州地区-第一阶段 这时的徽州地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有三点:80年代以前的皖南区划变动很大,出现过如徽州归属芜湖,宁国划到徽州等。直至年,徽州地区的行政区划才逐渐稳定下来,见下图所示。 年徽州地区 这时的徽州地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有三点: 其一,前面已经说过的婺源脱皖; 其二,于年从休宁拆分出来,建立了屯溪市; 其三,北部的石台、太平、旌德三县均划在徽州地区。 徽州地区-第二阶段 年,国家设立了首批县级市,其中就包括徽州地区的太平县。 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的同时,将歙县北部的黄山乡(汤口)划到县级黄山市中,完成了对黄山的整合。 年徽州地区 徽州地区-第三阶段即黄山市 年对于徽州地区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包括: 其一,撤销了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取而代之的是屯溪区与黄山区; 其二,石台县脱离徽州地区,划至安庆地区(那时候还没有池州); 其三,旌德县与绩溪县脱离徽州地区,划至宣城地区; 其四,从歙县中拆出四镇三乡,设立了徽州区; 其五,撤销徽州地区,成立地级黄山市。 如此多的区划变化后的地图见下图。 年至今的徽州地区/黄山市 此次调整幅度之大,实在令人咂舌。 改名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80年代的徽州改名黄山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调整程度太大,延续多年的太平和多年的徽州名称在短短五六年内相继更名,过程较为仓促; 其二,徽州区的设立,使得徽州的表意不明。 徽州原本属于地级单位,文化上属于中国三大地域显学之一,而徽州区仅为县级单位,且完全不足以涵盖徽州概念,同时易误导游客; 其三,黄山概念泛化使得场面混乱。黄山的旅游景区仅涵盖四个镇,但却同时存在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多个名词; 其四,歙县的损失惨重。短短五六年时间,歙县共丢失了8个乡镇,且大多数如今都是著名的风景及文化旅游区; 其五,根据80年代的资料显示,尽管87年改名为黄山市,但此后几年游客增长依然十分稳定,改名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大; 木已成舟,如今众人唏嘘不已。 黄山 歙县首期茶艺师火热开班!二期报名预约中,还有电商抖音等你来学!徽州百村——歙县大寨蜈蚣岭村歙县柳亭山上杜鹃红....徽州到底属不属于江南?徽州四月春笋香....举公岭古道:这条路很难找龚自珍和“辛丈人”的故事绩溪杨桃岭古道:胡适当年相亲走的路来源/地域史闲谈 编辑 吴志芸 监制 仰时威 法律 王亦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