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有那么一群人,毫不犹豫地逆行而来,陪伴在学生身边,用心解决学生困难,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驻守校园的教师队伍也在其中贡献着力量。白天,组织校内核酸检测,给学生配餐、送餐,搬运生活物资,开展线上教学等;晚上,备课、开会、办公……他们时时在线,默默付出,只为守护学生安全健康。 用心守护,用爱护航 在学校封闭管理期间,为了让在校学生吃上热乎的一日三餐,驻校教职工迅速组成了一支送餐志愿队伍,胡伟老师就是其中一员。面对庞大的工作量,教师们用躬身行动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上一秒才刚刚上完网课与同学们告别,下一秒就拖着配餐车前往学生公寓。 同学们都说,平时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胡教授,如今穿着“小蓝”“大白”汗流浃背地穿梭在食堂与宿舍楼之间,眼镜也满是雾气,为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感到动容。同学们还笑称,这可能是他们有史以来遇到的“学历最高”的送餐员了。听到这些,胡伟老师只是平淡地说了句,“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只要留在学校一天,就要为大家多出一份力。” 一件件“小事”都是抗疫的“大事” “有需要我的地方就开口,我都在!”李安波老师是个随和、乐观的人,在驻守校园期间,他白天给学生们上网课,课后还经常与学生聊天,解答他们的疑惑,关心他们的日常,鼓励他们”坚持就是胜利”。 当得知在江苏完成隔离的同学即将返校进行健康观察,而校内缺少人手搬运行李物资时,他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志愿队伍,负责把学生需要用到的床品、个人行李等点对点运送到隔离教室。面对学生们急需的各类物品,李老师耐心地与学生确认并进行打包装袋。他回忆到,“那天夜里虽然不算热,但是穿着严密的防护服,提着学生们的床品、行李爬楼梯,一会工夫浑身就湿透了,面罩也模糊了,回到教师公寓后,衣服都可以拧下水来。”面对学生的感谢,李老师欣慰的说道,“我们做好一件件‘小事’,就可以完成抗疫这件‘大事’,只要你们健康平安就好!” 抗疫中的“速度与激情” 6个带班学生辅导员、8号公寓驻楼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阿布都如苏力·麦麦提明老师身兼数职,在这段时间一直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共同抗疫。 为做好上千名学生的关怀服务,他24小时不掉线,全天候陪伴,学生有问他必有回音,不断传递温暖与力量。 10分钟,份餐饭分发完毕;30分钟,楼栋垃圾全部清运完成,8号公寓屡屡刷新最快运转速度。在阿布老师的带领下,楼层长志愿者们的默契配合下,分发餐食、派发抗原试剂、组织核酸检测、垃圾清运......一切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他们用激情创造着速度,用热情与付出赢得了楼栋学生的尊重与配合。 无一遗漏,平安归来 4月15日,朱超群老师在接到要带领名学生前往南京隔离的任务后,他毫无迟疑地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必须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于是他迅速收拾行囊,踏上了“逆行”之旅。 在离行前,朱老师拍着胸脯对学生们说,“有我在,请放心,我们必将无一遗漏,平安归来!”平安返校后,他感慨道,“感谢大家的坚强,感谢大家的配合,在这次隔离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身上的青春朝气与责任担当,回校后我们还有7天的隔离观察期,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共同迎接胜利的那一天!” 这是一次难忘的南京之行,驻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用心关爱每位学生,学生们被他们的志愿精神深深鼓舞着。朱老师还在隔离期间为学生们组织了多场线上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场推介会、云上团建活动等,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支援“疫”线时刻准备着 王祎老师在驻守校园期间,除了带领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做好日常工作之外,她还负责7号公寓的学生们在网格化管理下的校园户外活动安排,同时担任巡逻员,在学生外出楼栋期间进行校园巡逻,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确保学生安全。 除此之外,她化身“跑腿员”,为同事、学生运送物资,帮学生修手机、修电脑,只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急学生所急,在得知一名学生的中药需冷藏保存后,她和阿布老师立即将学院小冰箱借来摆放至宿舍楼,第一时间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她说,“在此刻,我可以陪在学生身边,帮助他们,我很满足。我时刻准备着为下一次任务行动。” 疫情面前践初心,冲锋在前担使命。经管党员教师们用担当与守护,传递抗疫中的爱与温暖。(通讯员:上海电力大学樊丽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