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转自:汕尾日报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抓教育就是抓发展。 十年来,深圳与汕尾紧密协作。无论是从幼儿园、中小学、职高技校到本科院校建设,还是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到智力人才“软件”支持,深圳一直携手汕尾在教育帮扶上持续发力,时间长、力度大、交流深、效果好。 其中支教工作更是成效卓然。一批又一批来自深圳的支教老师们来到汕尾,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水平和协调沟通能力,以及驾驭优质高效课堂的丰富经验,为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倾情奉献、添砖加瓦。 年9月3日,40名支教老师正式进驻陆河县开展支教工作,是深圳选派的新一轮支教队伍之一。他们执教能力强、经验丰富、有帮扶情怀,平均年龄41.8岁,正处于年富力强、能干事会干事的年龄。来到陆河后,这支队伍迅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帮扶工作中去,将深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校管理经验倾情相授,并开拓性地在受援学校实践运用。陆河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不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深圳市都对陆河县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架起了教育教研沟通的桥梁,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使得陆河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汕尾的基础教育尤其人才匮乏,亟需补短板,强弱项。对海陆丰革命老区的召唤,很多深圳老师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深圳市各级教育部门选派的支教老师也逐年增加,从最初每年派10多名跃迁到年派出40多名。 年8月,深圳市教育部门再度从福田、罗湖、龙岗、坪山和光明等区选派61名素质硬、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支教队。这支“规格高、层次高、水平高”的“三高”支教队伍,迅速融入各个支教学校,成为闪耀光芒的“满天星”。 为最大程度发挥支教老师的作用,深汕指挥部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协调沟通,推动支教老师在当地教师发展中心或各个支教学校挂职,以充分施展才能,助力革命老区在学校管理、党建团建队建、教学质量、师资素质、办学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汕尾市各级教育部门鼎力支持、高度配合,61名支教老师几乎全部挂职。“讲课+挂职”模式既折射出深汕两地的水乳之契,更让支教老师在更大平台上传播深圳理念、深圳经验,充分传导“圳能量”,成为提升汕尾教育管理和教研水平的一支“深力军”。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61位深圳支教老师,分布在汕尾35所学校和4个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带领个班名学生,用心用情传播知识、传递大爱,不遗余力倾囊相授,让身边的同事、同行们深受启发,给汕尾的基础教育带来显著提升。近一年来,次家访、堂公开课及讲座、人次线上线下观摩学习、次教研活动、53位徒弟获得22个重要奖项、带领学生们53次获得县级以上奖项……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深圳在教育帮扶上对汕尾倾注的心血和付出,支教老师就像一个个火种,点燃一个个火把,把汕尾教育的发展之路照得更亮更广。 多年来,山海相望的深圳和汕尾,往来愈加频繁,合作愈加深入,形成了携手共进、深度交融的良好局面。未来,深汕两地将在日益紧密的交往中,携手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 (原标题《山海协作情谊深真心帮扶惠民生——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综述之二》) 编辑王子烨审读刘春生二审张玉洁三审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