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黄山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已有多年的历史,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1、屯溪醉蟹

此蟹是安徽屯溪地区的著名特产,已有多年的历史。屯溪醉蟹个体完整,色泽青中泛黄,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酒香浓郁,回味甘甜,为宴上珍品。

2、毛豆腐

元代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攻下般城后,又挥师北上,来到绩溪,屯兵于城南快活林。这一带百姓常以水豆腐搞劳将士。因水豆腐送多了一时吃不了,天热,豆腐长出了白色、褐色的绒毛,为防止浪费,朱元璋命厨子先油炸再用多种佐料焖烧,便产生了别具风味的毛豆腐。朱元璋登基后,曾以此菜招待他的徽籍谋士歙县槐塘人朱升,此菜便又传回了徽州。后经历代作坊多次改进制作工艺,形成现今的特色徽菜。

3、屯溪绿茶

创制于清嘉道年间,由松萝茶精加工演化而来。产于休宁县、歙县、黟县、祁门县、绩溪县等。

4、甜酒酿

甜酒酿系用上等糯米酿制而成,在黄山市城区或集镇的街头巷尾,常可以看见有人挑担子叫卖。担子两头是两只石鼓形的竹篮,竹篮上的盖子中间镶着玻璃,玻璃下面放着一碗碗米酒酿。那米酒酿中间还有一个凹坑,里面溢满了甜酒汁。

5、大呆臭

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

6、伯娘红烧肉

此菜源于古时山民日出而作的饮食习俗。早晨出工前,先将黑皮猪肉入砂煲生烧后塞入炉膛中,利用炭火灰烬长时间炖焐,使菜肴本身的天然味道完全释放,散发出原始的肉香,收工回家即可食用。真乃“开锅十里香,全村觅此味。徽馔始民间,干锅亦流芳”。

7、沙地马蹄鳖

沙地马蹄鳖,安徽黄山特色传统名菜,其采用火腿佐味,冰糖提鲜,炭火风炉小火细炖,熟后香气扑鼻,汤醇胶浓,原汁原味,肉质酥烂,裙边滑润,明初,户部尚书连心荣将皖南山区的马蹄鳖进贡给朱元璋,嗣后即为贡品。

8、黄山石鸡

叫它石鸡是因为这种动物是与毒蛇共栖在山谷洞穴中的。老实说,石鸡的外表跟鸡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一种蛙类,造型和牛蛙差不多,不过个头要大些,而且皮肤是黑色的。

9、火炉饼

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刚出炉的蟹壳黄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

10、黄山“臭”鳜鱼

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

11、黄山石耳

黄山石耳山菜珍品,俗称“石衣”,为黄山特产。形状如木耳,个头比木耳大数倍,为药用名贵蔬菜。

12、方腊鱼

北宋末年,歙县七贤府人方腊利用食禁事魔教形式组织群众起义,1赵宋王朝。公元年即宋徽宗宣和二年秋,起义之火点燃。仅半年左右,即占浙、皖、赣的6州52县,威震东南。宋王朝集中了数十万军队对方腊起义军进行反扑。起义军因寡不敌众,便登上齐云山独耸峰。那里居高临下,地势险要,但不利久守。官兵攻山不上,便在山下驻扎,欲断其粮草,将起义军困死于山上。方腊在山上为此着急,但见山上有一水池,池中鱼虾颇多,便心生一计,命大家把鱼虾捕出投向山下,以此迷惑敌人。宋军一见了误认山上粮草充足,不宜久围,便撤军西去。现在,临近黄山歙县的浙江淳安还有“方腊洞”,休宁齐云山上还有“方腊寨”等古迹,表明人民对于方腊的怀念之情是相当深厚的。

13、黄山弥猴桃

相传在多年前,黄山就生长着许多象棠梨一样的野果,黄褐色,果皮上有许多棕色小点,果肉里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种子,果汁甜带酸,黄山的猕猴很喜欢吃,故称“黄山猕猴桃”。

14、铁板毛豆腐

相传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他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

15、黄山河螺丝

黄山市境内溪水清澈,浅底尽沙,没有污染,所产之螺丝,质地高出田螺一筹。肉青白细嫩,且无泥腥气。黄山河螺丝略小于田螺,加工时,先剪去其尾端,配上油、盐、葱、姜、醋,入锅烧炒,滋味特别鲜美。

16、桃花鳜

桃花鳜,流贯黄山市的新安江上游产鳜鱼,这种鱼在黄山桃花盛开时最肥美,故名“桃花鳜”。

17、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是安徽黄山特色传统名菜,取黄山菜鸽与黄山山药隔水炖制而成。汤清味鲜,鸽肉酥烂,山药清香爽口。此菜鸽肉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有补脑健肾、增强记忆力的食疗功效。山药肉松软细腻,略甜,富含淀粉,是一道滋补健身的佳肴。

18、徽菜

徽菜菜系又称"安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安徽菜应由徽州菜、沿江菜和沿淮菜构成。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徽州毛豆腐、红烧臭鳜鱼、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等。

19、腌鲜鳜鱼

腌鲜鳜鱼又称屯溪臭桂鱼。是徽州传统风味名菜之一,此菜香鲜透骨,鱼肉酥烂,风味独特。成名已有百多年历史,每至重阳节桂鱼上市,人们都以一尝此鱼为快事。

20、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色白、蒂绿、花心小,均匀不散朵,质柔软,气芳香,味甘微苦,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民族瑰宝”,而名列全国四大名菊之首。

21、徽州桃脂烧肉

桃脂烧肉,传统名菜,属徽菜系,菜品肉色红润,酥而不腻,桃脂绵软嚼有桃香。从制法到口味,类似于北方的红烧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佳肴美味之一。

22、徽州雪梨

徽州雪梨的栽培始于宋朝,大面积种植也有了多年的历史。雪梨以果形美观、皮薄汁多、香甜清脆而遐迩闻名,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徽州雪梨共有30多个品种,其中著名的有金花早、细皮、木瓜梨、涩梨等四个品种。其中涩梨颇有药用价值,取去梨核,放入冰糖,炖熟食用,能治疗呼吸道疾病。

23、黄山毛峰

黄山茶在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

24、大方茶

五代十国,大方茶已产两浙,并作贡品,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25、黄山白茶

徽州官方史料记载:凤凰山在歙北,十五里,高三十仞,周十里,常有凤凰集于此,旧产茶,岁采制不过二三斤,熙宁中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宋淳熙《新安志》“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自宋代则有之,被宋徽宗乐道,成为贡茶。

26、问政山笋

南宋年间,徽商崛起,在杭城经商的歙人,思乡情浓,常托人捎去问政山竹笋尝新,以解思乡之情、怀故之梦。家人起早将破土的春笋挖出,在新安江行舟时,剥尽笋壳切后入沙锅,加江水,以炭火清炖,至杭州时打开沙锅,笋味香脆可口,宛如在家吃鲜笋一样美味。地道民间徽菜从此便成为了与徽商有关的思乡美食。

27、富岱杨梅

“富岱杨梅”果型硕大,肉质细软,汁液饱满,甜酸适度。按果色分为红梅和白梅两大类。红梅鲜红带紫,白梅白嫩似玉,观其色,食其果,回味无穷。杨梅果品味美,不仅可鲜食,而且是食品罐头工业的好原料,精制杨梅干、杨梅蜜饯爽口开胃、生津止渴。

28、五城米酒

唐至德二年,作为江夏名宗的五城黄姓人,每年举办将军会祭祀为平叛安史之乱而殉国的张巡将军。这种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吴越况味的五城将军会,米酒成为祭会主饮料,它的品味及酿造技艺文化成了一大特色。

29、杜字虾米豆腐干

是休宁风味小吃。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细腻,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30、大阜瀛石鸡

“大阜瀛石鸡”不仅肉细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并有清火、明目的功能,夏天吃石鸡能防暑、解热,甚至不长痱子。用石鸡做菜,最好是连皮一起烧,因为皮的营养价值很高,品味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31、皖花火腿

皖花火腿产于休宁县,可与浙江金华、云南宣威火腿媲美。   其原料是皖南花猪,此猪个体偏小,肉质好,腌火腿色鲜、味美、香脆。休宁县腌制火腿已有千年历史。

32、黟县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的风味特产。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当地人将这种在新年前晾晒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