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记者米娜刘弘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于伟利,是枣庄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28年,她从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逐步成长为全国教育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年来,她力争把每一堂课都讲出新意,努力挖掘每一个孩子的特长,不断编织着自己幸福+的教育梦想。 从乡镇教师到全国名师,一切源于热爱 在枣庄市实验小学,记者见到了于伟利。与印象中“严师”的形象不同,于伟利十分爱笑、爽朗。说起如何走上教师岗位,于伟利坦言受父亲的影响很大,“他是一名小学教师,他的性格非常好,很开朗,对教育工作特别有热情,我从小看着他当老师,很开心,我就觉得,当老师一定很有意思。” 怀揣着对教育的向往,于伟利报考了师范学校。年,她师范毕业分配到峄城徐楼村小学,成为一名普通的乡镇语文教师、班主任。这一干,就是28年。 28年间,于伟利一路成长,一步步成为全国名师。年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年于伟利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年被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成员、教育部“领航名师”;年破格认定为二级教授;年4月,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一人入选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首期成员……她创造的许多的“第一”“唯一”,在山东省基础教育界成为一段佳话。 “热爱,大概是我的内驱力吧。”于伟利笑着说。面对教育事业,于伟利像是有用不完的热情。 “教学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乐趣的创造过程。”善于思考、创新的于伟利,永远把每堂课都当作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中体会教学、琢磨教学、享受教学。她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把课讲出新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中,于伟利发现不同版本的阅读教材里面有一部分重叠的内容,她便带领教师团队开始了课程整合、课题研究,并借机进一步探索实施了全新的生态教学。通过整合教材中的重复内容,孩子们的阅读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节省下了大量时间,她就鼓励学生们利用这些时间,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中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于伟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即使做了校长,她也依然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批改作业。 在很多孩子的作业本中,都有着于伟利对他们的“有爱”点评:“孩子,你的书写,横平竖直,相信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书法家。”“你一定要有信心,还记得在于老师的语文课当中吗?你的发言竟引起我们全班的一次轰动,老师真佩服你的见多识广。”“于老师为有你这样懂事,每天都在进步的孩子而骄傲和自豪。”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教育者,要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他们,打磨他们,最后去成就他们。”于伟利在教育中一直用肯定的态度面对每个孩子的进步。召开家长会时,她总会点名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她创造性地推动各科任课老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并总结经验,主持了教育部全国重点课题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