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团队人均效率? 一、现有工作状况分析 提高教师团队人均效率的问题,在当今大环境下非常值得思考,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地后,要保证教学进度按计划推进、确保课消,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口碑效果等。 01.在“双减”大环境下,教育培训行业求职人数整体减少,现阶段招聘难度加大,新教师入职人数降低。 02.教师提高教授科目的多样性,能充分满足现有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更可以加强教师团队稳定性。 当教师团队稳定了,团队工作起来会更有动力,干劲满满的状态也可以直接传递给学生,带给其积极的影响,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03.教师对于个人成长、学习、发展、受重视程度有着很高的精神需求。 如果让教师感受到在团队中是被重视的,肯定其在业务能力上的进步,可直接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指数。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大力提高教师人效是保障学员听课、加强教师团队稳定性、提升教师团队业务能力的重要依托,值得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入思考。 二、问题分析 现有教师人均效率不高的制约因素如下: 1、教师培养周期长。 如果增设某一学科的教师岗位或增加某一科目教师人数,中间所需环节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选拔苗子、教师刷题、试讲和批课、导师培训等,培养周期以月为单位。 对于绝大多数有经验的老师而言,准备一门新课至少用时2个月。 教师可用于备新课的时间有限,因为被选拔出来的教师往往是教学效果广受欢迎的。 这部分老师通常排课多、闲暇时间较少,时间的制约因素很容易加长备课周期。 2、备课难度大。 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在学员需求集中的几门常见学科。 但是随着我校业务的丰富和拓展,对于一些小众学科的需求日益旺盛,如AP课程、A-level课程、学科竞赛辅导等。 这类课程除了需要语言能力,还需要学科专业知识。 符合条件的老师本身数量少,加上备课难度大,学术知识的制约因素影响教师备新课的热情。 A-Level教师培养amp;认证(ALP)三、解决方法 01.保证听课、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排课。 为此,要尽可能与教师做好沟通,开放晚课时间、节假日用于排课,并安排好调休事宜。 从招聘这一阶段开始,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擅长科目等,做到充分知晓。 便于团队挖掘教师个人的潜力,利于培养教师更多维度的能力。 02.建立“备课资料手册”。 确定教师的备课意愿后,标准化的“备课资料手册”为其快速提供基础备课材料支持,方便教师顺利找到教学方向。 “备课资料手册”需要在平时由专人做好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实时更新并标准化,确保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调用。 教学、教务负责人要实时洞察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