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各位家长同学们晚上好,欢迎来到九乡河文理学院(俗称南京大学)招生宣讲直播间!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本科生柳如是~ (人美心善声音甜的校花学姐向你递上名片) 又是一年高考报考季。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圆梦的时刻,学姐在这里向各位学弟学妹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悄咪咪地问一句,不知道各位叔叔阿姨、学弟学妹们青睐哪所院校呢?要我说,那当然是—— 什么?还没想好?当然是要来南京大学,来咱们南大文学院做苗大王的小妖呀! 别再瞻前顾后摇摆不定,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嘉宾:南京大学名誉招生办主任纪晓岚老师,给你爱上南大的一万个理由! 纪晓岚 咳咳,都能听到我的声音吧?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九乡河文理学院,俗称南京大学的名誉招生办主任纪昀,大家可以叫我晓岚老师~(显得我比较年轻可爱) 看到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各位同学们,我内心真是感慨万千。想当年,我的升学过程也是十分曲折: 乡试跑题只考了个四等,第一次参加会试也没有考中,第二次会试又因为守孝错过。好在最后还是成功考中了进士,学术行政两手抓,做到了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这不,今年还被咱们九乡河文理学院从大清王朝拉来做名誉招生办主任。研究上嘛,《四库全书》就是我带头编纂的,也就够吹个百八十年吧!所以啊,读书确实是改变了我的命运哪! 但是单纯的努力读书是远远不够滴,选择也很重要!比如,选哪所学校、哪个专业就读,都得细细思量~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今天来直播间,就是来给南京大学打广告的……诶不是,是来帮各位同学答疑解惑的,嘿嘿。 老师,您是不是喝多了,一不小心把实话说出来了? 老脸一红.jpg 咳咳,我今天就是想告诉大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来报南大哈,是南京大学那个南大! 书归正传闲言少叙,咱们一起来感受下南大的教学质量和生活环境。还没想好报哪所大学?来南京九乡河文理学院,这边风景独好! 一流师资队伍,A+学科建设, 谁看了不说“牛”! 纪晓岚 身为一所、双一流高校,咱们九乡河文理学院的师资队伍可是非常强大滴!快快跟随众小妖,一睹各位老师的风采: 叶钰莹:话说这陈献章啊,是南大文院很受欢迎的老师。不仅学问好,还是个非常可爱的老头,很受学生们的爱戴,见面都尊尊敬敬地喊一声白沙先生。 最近,连着几周的网课,白沙先生是上得气呼呼的。他向来主张“学贵知疑”,每次下课前都要学生们问三个有深度的问题,他解答完才许下课,结果一上网课,大家都躲着不开麦,他只能在电脑的另一头连连大呼“气煞老夫也”! 虽然网课体验不佳,白沙先生仍非常享受在南大教书的闲适。他对学生从不摆架子,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最看不得学生懒怠,嘴上总是唠叨着“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细看万事乾坤内,祗有懒子最为害……”大家一听先生又开始唠叨了,暗地里都笑说他跟隔壁苗大王是最合拍的,一个做唐僧念“戒懒紧箍咒”,一个大义灭亲把偷懒的学生通通送进大牢里。好歹学生们都听得进去,脸上的懈怠收敛不少。这不,多亏了苗大王和白沙先生的合力督促,咱们文院才能人才辈出,个个饱读诗书! 柳如是 “友善的压力”是咱们文院的传统~ 负责任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给苗大王和白沙先生点赞! 南京大学文学院 杨柠菊: 考试将近,我在杜厦图书馆二楼进门左手旁的背书区临时抱佛脚开启疯狂背书模式,正当我为自己糟糕的记忆力懊恼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小杨同学是在背古文呀?” 我转过头来,天呐,竟在背不出古文的时刻遇上NJU最强古文创作大神——廖燕老师,这太尴尬了! “背得顺利不?” “我已经背了一节课的时间了还是背不下《后出师表》。”我摇头一吐憋屈。 “你背书是为了什么啊?”廖老师的问题来的有点突然。 “自然是为了,为了……”我结巴,搜肠刮肚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了考试。” “考试考好了又是为了什么呢?” “呃……”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为了学历更好看?得到更体面的工作?”老师自顾自地罗列着,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一针见血。 “难怪背不好,你这目的就不对,”廖老师笑叹,“我上课讲的话你又忘了?怎么能带着颗如此功利的心读书呢!学历什么的算得上成就吗?!真正的成就可不在于考试,事业不必限于‘科举’啊!另外你这死记硬背的方法也不对,怎么能只顾着读纸上文字呢?我之前怎么说的?” “读无字书。”我汗颜不已。 “是啦!无字书,天地万物是也。你现在背《后出师表》,却对诸葛亮的人生乃至三国历史一知半解,如何了得?现在只能出校两小时就不要求你马上去清凉山武侯祠了,但至少得去四楼古籍部打卡一轮三国相关吧?” 我连忙点头,廖老师含笑与我告别。我收拾好东西飞奔上楼去古籍部打卡,只听廖老师的声音遥遥传来:“别急,慢点跑。小杨同学,加油!” 柳如是 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这就是南大文院的老师们嘛(▽) 刘馥荔: 杜厦图书馆的冷气开得充足,我刚刚迈出大门便狠狠打了个喷嚏。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我打开手机,看到体育老师发的新通知,开心得跳起来:“哇!我们这学期可以不跑了!” 话音未落就听见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吹吹空调就要感冒了,还不愿意多跑步锻炼锻炼,体质教育任重道远啊!” 我转头一看,看见一位面容清矍、胡须稀疏的老先生,身着土兰布长衫,头戴瓜皮帽,扎裤脚,脚蹬圆口青布鞋,手边放着一本厚厚的十三经注疏。看着这颇有年代感的装扮,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书中读到的关于“布衣状元”骆成骧回乡后的片段,惊讶道:“您难道就是骆成骧,骆老前辈?”骆老先生也转头看向我,笑眯眯地说:“没想到现在还有学生认得我啊。” 骆老先生虽然已经退休,但江湖还留有他的传说:听说上骆老先生的经学课,不仅得“读书百遍”,还得“身体力行”,学业达标是基础,身体锻炼也不能荒废。期末体育考试能达到优秀水平的,可以凭南大APP上的成绩证明向骆老先生讨得糖果或笔墨奖励,大家都笑称文学院的经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 柳如是 爱经学更爱体育,骆老可是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贯彻到了极致呀! 退休了也记得常回文院来,带着小妖们秀秀肌肉~ 杨骏涛: 5月1日星期日马六甲 阴雨绵绵的一天,我在鸡场街的咖啡厅外排着队,淋着雨。就在我低头滑手机的时候,身后出现的人拍了拍我。我有些疑惑地回头,只听那人说道:“你不认得我吗,小妖?” 我顿时精神了:“叫我小妖的只有苗大王一人,您样子又不像他,您该不会是黄景仁吧?” 景仁兄:“哈哈,你猜对了,我这个学期是苗大王的助教,大王叫我来巡山,我这不就来看看你?” 我无奈地说道:“好吧,我终究是跑不掉了,要不一块儿用餐吧!” 进入餐厅后,我好奇地问道:“大王怎么会派您来马来西亚啊?” 景仁兄:“这不是苗大王派我来拯救你的大作业嘛!话说,你的大作业进度如何了?” 我顾左右而言他,绞尽脑汁转移话题:“不说这个。我那天在书上看到景仁兄你17岁时写的诗里有两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景仁兄当时是读书读emo了吗?” 这下轮到黄景仁助教羞涩了:“那不是当时不懂事嘛……中国人自谦,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文人。虽然我饱腹诗书,但偶尔撒娇卖萌说‘读书没用’,那也是我的气话,你可千万别当真!书还是要好好读的~” 柳如是 跨越国境线来拯救你的大作业——请问这么负责又可爱的助教老师是人人有份吗? 胡明寰: 是日春风和煦,文学院苗大王座下小妖姓胡名明寰者正奉命沿河岸赶往南大门,迎接一位特殊人物。忽然,望见门口栏杆处有一人,头戴红宝石坠花翎顶戴青藤帽,身着仙鹤祥云补石青朝服,颈挂杂宝珠,脚踩黑缎鞋,双眼如虎,腮尖似候,白襞过胸,正左右踱步。 小妖看到这打扮怪异之人,心中一惊,叹道:“这莫非是……”?随即连忙奔向门口。即近,果不其然,正是小妖的老乡,大名鼎鼎的张之洞。小妖恭恭敬敬向前询问,同他老人家交谈得知,其被南京大学聘为特别顾问,为同学们进行就业咨询。 我不由得问道:“香帅您这么大岁数了,还来当顾问,为何呀?” 张之洞颔首微笑说道:“这南京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乃是我署理两江事务时筹建,老夫心中一直挂念。遥想当年,老夫无论是入党清流、还是大兴洋务,期间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兴办书院,创建学堂,推进留学,广纳人才,筹饷事理,尤在度支得人,此乃兴国之本,救国之道。现如今吾国已不再是大清之时,工、农、商、政都有当代能人,我泱泱大国已不再任八国宰割。且这些年不敢说成就几何,但老夫自幼师从名儒,13岁得秀才,16岁中举人,27岁摘得探花,科场顺利,为官几十年,这两袖清风之品德,博通古今之学识,置之三尺讲堂,正好。” 说罢,小妖心里尤为佩服。当年叱咤风云的中兴大臣,风采依旧。不一会儿,二人便至文学院院门。不料,大门至办公室的走廊中堵满了人,竟无法通行。原来,张之洞人生履历太过丰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清末政坛上的常青树,洋务殿军,建立汉阳铁厂、创建学堂、推进重工业体系建立、策划东南互保,多次对外交涉,出得一手好对联……引得来自历史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工学院等等不同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前来拜谒请教,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柳如是 怪不得那天我看到文学院门口排的队比测核酸的队伍还长呢!原来是张之洞来了! 苗大王 哈哈,南京大学的创办人张之洞也到了仙林校区,当他发现三江师范学堂的校名被改为南京大学时,会是什么反应?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门 郭笑辰: 正月二十二日,南大名师阮元之寿,举校相庆。然,阮师于是日谢客,独往仙林幽僻角,作竟日之游。 暮色四合,一生肆意骑行至大气山下,惊见阮师,喜迎贺寿。师右手捻须,笑而不言,复徐行于大气山道。生趋之。至山顶,摘其斗笠,坐左涤江天文台外平芜处,拨草,取器,择水,候汤。生见旁有一扇,扇起轻疾,待水有声,不敢停手。伺机问何避至此。 师不可阻,始启齿:“吾三十岁时南大中国古代文学教师任内,凡寿日皆茶隐于外。三十五隐于菜根谭快递站后,四十隐于敬文活动中心琴室,四十五在四组团体育馆健身房中,五十在香雪海回廊曲折处,终身避此哗嚣之境。及今五十五岁,昨日备器于此,今茶隐于大气山,巧遇暮色低垂,万家灯火之景。幸甚。” 生惑:“师之名望,今日校园,上下欢庆。虽桃浪未至,春满南大。杜厦前更设一牌,上书吉祥话二三。生以笔祝福其上,时至正午,牌竟无隙容一字。实乃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大气山何其荒哉,此中无乐……” 言未毕,汤翻漛波鼓浪声。状如鱼眼连珠,气浮二缕,氤氲乱绕。师探树取瓯,拂其草露,以汤冲涮。生置扇观之,越窑青瓷,口齿不卷,五瓣花形,正为当代竟陵子所喜器型。闻汤无声,气直冲贯,阮师乐曰:“方纯熟。酾不宜早,饮不宜迟。”师注少许入壶,祛荡冷气,后倾出。分酾一次,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生效,赞其精妙。 饮中,阮师答其问:“独乐于大气山,一为谢却寿礼,吾不以屏幛宴乐为美。二求养生之道,人生五十五岁,前后关壮衰。我发虽未白,寝食非往时。百事役我心,所劳非四肢。学荒政亦拙,时时惧支离。”生遂悔追随不舍,惭破其幽寂。又叹于内,师之高雅情趣和清廉之风,可见一斑。 柳如是 懂了!下次找不到阮师改论文的时候就去后山找他老人家! 苗大王 哈哈,仙林校区天文山环境不错,可以考虑在天文学院那边给教授们建个养老院,定期让学生们组织个文艺汇演娱乐一下。 南京大学天文台天文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