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治疗 http://www.ykhongye.com/bdfys/m/2525.html 本文转自:上虞日报 防疫常态化,创新推研训。 近日,上虞音乐研学共同体的55名成员首次参与线上群直播形式研学,教师们认真观看本土原汁原味的《年糕歌》课例,踊跃在线发表感悟、见解,探讨“传统音乐进课堂”新途径…… 无独有偶。日前,原定线下举行的高二政治教学研讨活动也第一次改为线上方式举行。教师们通过钉钉群,或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或就学科指导意见实施进行典型经验交流…… 这是我区在疫情背景下创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中的一个个场景。 师训: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我区创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一瞥 通讯员张玉兰记者万均 精心布局有序推进 3月中下旬起,全区教师研修项目次第展开,如高二地理新教材教学和名师高徒研修线上研讨活动、小学数学教师线上研修活动等,这得益于教体系统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新情况而创新谋篇布局的结果。 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走过了两个五年一轮,进入了十四五,怎样主动变革,为教师成长赋能,为教育发展服务?从去年下半年始,教体局创新谋划,实行机构整合、人员重组、教研训融合,多措并举推动研训高质量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根据《浙江省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全系统统筹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培训,形成新一轮分层分类培训方案,明确构成部分、实施办法及责任单位。 教体系统注重项目的开发和推进,将职能工作任务化为培训需求和项目。今年上半年实施的研训项目有:提升工程2.0第二期培训,共53所学校,培训教师人;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英语、中小学体育、高中语文、幼儿园90学分培训共8期;生涯规划指导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提升培训、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管理专题培训、人工智能创意设计与实践培训等短期培训7期;还有全区全员急救知识视频培训、暑期师德培训等。 同时,为保障全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安全、高效进行,教体系统进一步完善巩固三种培训模式、四方联动机制、五支队伍建设为主体的“”工作机制,规范“五步法”运作流程,明确“三三制”责任分工。 多元协同 赋能发展 新学期伊始,各科室、学校上下协同,共推新任教师入行培训,期间布置新教师围绕教育教学中亲历的关键人物、微小事件、实践现场等,从5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叙写教育故事。经过专家评审,博文小学宋佳妮《令我心慕笔追的一位导师》、上虞中学朱溢楠《让我敬佩的一位学生》、春晖外国语学校叶敏《上一堂浅浅的语文课》等44篇佳作脱颖而出。 4月,启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开展高中青年教师“绍兴市高考及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同步作答活动”和任教六年内中考文化科青年教师“与生同步”素养提升练习,以考思教,以考促训。 …… 今年以来,教体系统加强上下联动,精心组织,力促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质增效。 ——做强提升工程2.0培训,开展“学校群”团研修,探索“”特色区域推进模式。围绕智慧教育运行体系构建、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两项教育信息化2.0核心任务,将提升工程2.0视为实现上虞区教育信息化2.0规划目标的重要助力,将其融入到区教育信息化2.0推进工作之中,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打造上虞区提升工程2.0“”特色区域推进模式。 ——做特“卓越校长”培训,订制个性方案,构筑“上虞标准”。着眼未来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与北师大合作,实施“精英培养计划”。由全国教育界权威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科院研究员以及全国名校长共同构成双师团队,进行学术和实践的分层指导,针对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校长及学校管理干部学员进行分层培养。 ——做精90学分培训,专业规范,提升获得感。在确定培训主题、优化课程设计、精选培训专家等方面,充分发挥教研员的学科专家优势,确保培训内容与教学发展相合,与教师的所需相符,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专业性。指导学校科学调配参训教师,同时丰富培训形式,凸显“多样”,尽量减缓工学矛盾。每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五个“一”:一场开班典礼、一位配班教师、一套班委组织、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训后)、一份一思一悟心得体会。 ——做活校本研修,“联外合内”,激活主体活力。主动联外,善借高校优势、名校实力,提升学校研修品质。加强合内,结合优质教育集团、城乡结合紧密型教育集团、“名园+新园”集团办园、镇域一体集团化办学,在集团内学校之间、城乡共同体之间联合开展校本研修,实现教师携手同步成长。教体局还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拓展教育深度合作模式,吸引优质资源落户本区,结合教共体建设,内外结合,借力提升教师和校长专业素养。 规范运作分级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是项系统工程,需注重过程管理,需规范运作,需加强考核。为此,教体系统已在局级层面成立“上虞区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各校均建立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教师发展中心落实专人维护好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两个平台。 据悉,每期培训中,各学科教研员与专职师训员、培训服务机构、学员所在学校及实践基地学校形成分工又合作的责任机制,确保培训安全高效。同时,加强培训过程规范管理,严格培训纪律,从学校到带班班主任到学员,重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规程》第十六条,做到思想统一、操作统一;每个培训班发挥班委力量,实行“班长→组长→学员”同伴管理。 教体系统已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分级考核制,将学校开展培训情况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指标;学校将教师参训情况列入教职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聘用、聘任、晋级、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