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述怀 群峰擎碧落,孤松伫云河。 天地何渺渺,疾风万里歌。 我思效野樵,入山求仙客。 不欲得长生,惟做此间鹤。 黄山归来不看岳,没错,黄山的景色妙不可言。这首诗出自办事处非常有才的赵尔翔,他将黄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抒发了亲近自然、欣赏黄山奇观的情怀。 “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一棵树,一首诗,迎你来赏黄山市的五光十色。 黄山市,古名徽州、歙州、新安,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新安江上游。年以境内黄山为名设地级市,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华东区域性次交通枢纽城市。黄山市境(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黄山区、徽州区、屯溪区)与绩溪县、婺源县共同构成徽州。 史说徽州 黄山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距今多年前。从歙县、祁门等地出土的文物表明,今黄山市一带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有先民生活。而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已创造原始土著文化。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年)统一中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这一带隶属于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设立黝、歙二县,属鄣郡。这是黄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距今已有8年。 清顺治二年(公元年),徽州府隶属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年)七月,康熙帝批准建立安徽省,徽州府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徽宁道、徽宁池太道。乾隆二十六年(公元年)隶安徽布政使。咸丰四年(公元年),改属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镇,因清军与太平军在这一带争战激烈,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辖。同治四年(公元年),复归安徽省管辖。 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辖屯溪、黄山、徽州3区和歙、休宁、祁门、黟4县。 游玩徽州 黄山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想必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大家都不陌生。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现在冬雪则成为了黄山第五绝。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所以黄山非但以景取胜,还是几千年来道家仙士的常游之所。黄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 西递、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西递、宏村位于黄山市黟县,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黄山市,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山水优美,文化灿烂。境内风光奇绝,“山水画廊”新安江、“黄山情侣”太平湖、道教圣地齐云山、世界奇观花山谜窟等诸多高品位景点星罗棋布。 品味徽州 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在社会、经济、教育、哲学、经学、医学、绘画、艺术、印刷、雕刻、戏曲、文学、饮食、科技、工艺、建筑等几乎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徽州人占尽风流,贡献卓著,文成风、学成派、商成帮、俗益雅,独领风骚千百年。 年底,黄山市举办了一次“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评选”,名列前十位的分别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大思想家朱熹,文化巨子胡适,大哲学家戴震,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大画家黄宾虹,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张小泉剪刀”的发明者张小泉等,他们都是由发达的徽州教育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不仅在徽州影响很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都有重大影响。 徽派建筑在徽文化中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徽文化最具标志性的符号。黄山美不胜收,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山花烂漫,油菜丛中镶嵌着粉墙黛瓦,散发出浓浓的徽风徽韵,仿佛一幅幅山水画卷。一幢幢徽派民居,安详静谧,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宇、古牌坊、古塔、古桥、路亭和徽派园林等建筑中,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三绝”。厚重的徽州历史在这里凝结,徽州之奇在于徽州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敬重敬畏与悉心传承。 黄山市也是全国“十大名茶”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的原产地,又是华东地区木竹、蚕桑、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文房四宝中的徽墨、歙砚均产于黄山市。 烟雨朦胧季,苍翠松柏迎。与你一起赏徽州之风景绮丽、文化灿烂。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