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6-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64855.html

(徽州民居)

大家都听说过黄山,却不熟悉徽州,黄山是徽州的改版,年徽州被改名为黄山市,版图也有缩小,显得少了些文化意蕴,多了些自然色彩。徽州之丰富美丽,不太为外人所知,即使安徽本省人,也因徽州地理位置偏于一隅,而知之甚少。

徽州可以说是中国最具古风和诗情画意的地区。它在长江之南的古江东地区,居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的交界地带。

徽州四面高山环绕,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黄山山脉,东部则是天目山及其余脉白际山,南部是五龙山,由此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人文区域。

徽州境内,除了知名度很高的黄山,还有一座风景秀丽的道教名山齐云山,俗称白岳,故而徽州又被人叫做“黄山白岳之地”。

徽州是山区,但境内河流纵横。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徽州是一条知名度很高的水系——钱塘江的发源地。钱塘江的上游叫新安江,就是徽州的母亲河。因徽州四面高山,道路不通,过去的徽州人就是通过新安江-钱塘江水路与外界联系。

徽州在先秦时代,属古会稽郡管辖,是古山越之地,唐宋时代一直属于江南东道(路)管辖(期间,也曾被浙西道管辖过),元代属江浙行省。但现在徽州是唯一不归浙江省管辖的钱塘江流域地区,但在文化习俗上属吴越文化圈,其境内居民属于吴越民系;他们说的徽语,与现代吴语一样,都由古吴越方言演变而来,是现代吴语的别支。

徽州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划,最先叫“新安郡”,南朝的文学家任昉,沈约都曾任过新安郡守。隋唐时代叫“歙州”。在唐代中期,开始形成此后稳定延续一千多年的一府六县格局,下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北宋末年,因在歙州及相邻的睦州(现属杭州管辖)爆发了方腊起义,在这场起义被镇压后,宋徽宗把歙州改名为“徽州”,此名称一直延续到年改名为“黄山”。在《水浒》中,宋江征方腊所攻打的昱岭关,就是徽州和杭州交界的关隘。所以人们恐怕想不到,黄山和西湖这两个名胜竟然东西毗邻,连接它们的就是美丽的新安江-钱塘江,中间则是另一名胜——千岛湖。

徽州作为古山越之地(秦始皇将宁绍平原的越国遗民迁于此山区),骨子里就有强悍的基因。汉武帝也曾迁闽越于江淮之间,而一部分闽越不愿过江北上,遂逃亡于徽州大山之中与当地山越汇合。三国时,徽州的山越不服从东吴政权,对东吴的后方形成严重侵扰。

今天黄山市区屯溪,就是因孙权镇压山越,屯兵于新安江畔,故得屯溪之名。而宋代的方腊起义也再一次印证了徽州的强悍基因。

但东晋,唐末以来,中原大族躲避战乱,相续渡过长江来此江南深山之世外桃源,与当地吴越土著不断交融。尤其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徽州因与临安毗邻,深受影响,由山越强悍之地变为文质彬彬之乡,文教昌盛,文士学者辈出,可与绍兴、苏州并驾齐驱。

在科举时代,徽州一府六县总计有二千多名进士,二十四名状元,分别位列全国前十和前五。新安理学代表朱熹,乾嘉徽州学派代表江永、戴震,现代文化及教育代表胡适、陶行知俱生于徽州。

除了新安理学,徽州还产生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前有渐江大师,后有黄宾虹)和新安版刻。这里还产生了徽墨、歙砚、徽菜、徽派建筑,更不要说举世闻名的徽商了。

徽州商人执明清中国商界之牛耳,无论从饮食还是园林以及艺术都对扬州文化有重大影响。需要提到一点,扬州八怪中的汪士慎,罗聘即为徽州人。徽州人的形象也广泛出现在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主要反映江南世情生活的话本小说中。

世人都知黄山的美,但以新安江轻柔曼妙的美,人们却所知甚少。漫步新安江畔,青山绿水相依悠长,水如酒绿又涵有一层碧蓝之色,山形圆润而青翠宜人。清晨雨后,薄雾笼罩江面,山形若有若无。阳光初出照耀薄雾,一片透明,如梦如幻。李白用“人行明镜里,鸟渡屏风中”的诗句赞美新安江的清澈。孟浩然在新安江上,则留下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句。以新安江水系为核心的新安青绿山水,晴时是明山秀水,雨时是水墨山水,雾绕迷离,烟雨蒙蒙,极富灵性,一点不亚于西湖的湖山胜景,甚至于还过之。

从总的自然人文景观来说,世人所熟知的黄山壮丽之美往往掩盖了徽州作为江南之乡的温婉静雅之美的一面。徽州一年四季降雨极多,气候潮湿,常年云绕雾锁。它虽是山区,却水系发达,城镇村落大多依山伴水,在这里,还保存着大量古街古镇古村落,有名的如西递、宏村、呈坎,唐模,屯溪老街,黎阳老街,歙县斗山街、鱼梁坝等。随处可见青石板深巷和明清时代的深宅大院。

徽州的徽派建筑的鲜明特点是粉墙黛瓦马头墙,配上小桥流水,烟雨蒙蒙,远处青山如黛,就是一幅绝妙的水墨丹青。来到徽州,你就知道水墨山水画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的景致,比画作更美。这里处处可见保留完好、构造精美的古牌坊、古祠堂和古民居。可以说,徽州因处在江南的深山中,很少受战乱影响,相对于其他地区算是保存了中国自南宋以来比较完整的古风形态,似乎还保留着南宋静雅的神韵,成为传说中的“诗与远方”。

南宋诗话《苕溪渔隐丛话》作者胡仔、清代《杜诗》研究大家黄生、明代小品文大家李流芳、清代小品文大家《幽梦影》作者张潮,也许他们都是因为生活在这片山川秀美,钟灵毓秀之地,所以他们的作品才显得格外空灵隽永,富有灵性吧。

黄山市区屯溪,原属休宁县管辖,是一座清秀宜人的江南小城。市内,一系列秀美圆润的青山环绕,又有澄碧的率水,横江,新安江在此汇聚,山环水绕。屯溪的美,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老街。这里有屯溪老街,黎阳老街和隆阜老街,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马头墙,青石板路和深巷,古色古香,仍然带着明清旧时风情。这里也是明代珠算大家程大为,清代乾嘉学派代表戴震的古里,今天在屯溪仍然保留着他们带有明清风格的古宅。

(黎阳老街,徽商旧宅及徽派建筑的天井)

(以上为屯溪老街及老街建筑)

(率水河上的徽派廊桥,可避雨,可休憩)

(横江上的老大桥——镇海桥,明代嘉靖年间修建)

(市区内新安江延伸带。远眺新安山水。新安江进入中游,即为富春江,此景有没有巜富春山居图》的韵味?)

(新安江延伸带——湖边古村落:春雨初停,湿润欲滴)

(戴震公园及山脚下的珠塘。珠塘曾有水患,由戴震主持治理,遂成一景)

(市区内有华山,老街即背靠华山。华山上有戴震公园,闹中取静,山林清雅)

(新安江畔的湿地公园:早春二月,春到江南,江水碧蓝,杨柳新发如烟)

(湖边古村落对岸——尤溪古渡:青山绿水相依悠长)

(新安江延伸带——孙王阁:孙王阁上云雾飘,孙王阁下如酒绿)

(新安江延伸带——新安大好山好水,对面有朱熹题写的“新安大好山好水”崖刻。朱熹是徽州婺源人。此岸的荷花与对岸笼罩在晨雾中的青黛之山相对,有没有西湖胜景的感觉?)

(新安江,睛时是明山秀水,雨时是水墨山水,浓淡相宜)

(清晨的新安江朝阳初出,薄雾霭霭,山形若有若无,江面清澄,江花盛开,如梦如幻)

作者简介:本篇文字与摄影及解说,均出自詹高亮,现为安徽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

点击上方链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