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三十年来,我市文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老作家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写作,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也脱颖而出。项丽敏,这位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青年女作家、诗人,是我市历史上首位全国作代会代表,以文学之名见证着我市的发展变化。 一次征文比赛,把她推向写作之路 年,黄山市建市那一年,项丽敏刚从旅游学校毕业。“那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被一家旅游单位录用,有一份正式工作。有了工作,让生活有保障,之后才能谈论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她很早就有的想法。 在黄山区太平湖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了七八年后,一直都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她开始走上写作的道路。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与文化并没有直接关联,起初她的作品只能算是文学爱好者的练笔。让她了解自己的创作力并把她推向写作之路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黄山日报社举办的一次征文比赛,那次征文比赛上市作协领导在做活动总结时对她的作品极为肯定,认为她在写作上能够走得更远。 她笑言自己是一个比较幸运的写作者,给报社文学副刊投稿几乎没有吃过闭门羹。从年开始,有8年时间,她的写作与投稿都是传统方式,用笔写然后誊写在稿纸上,用信封装好,贴上邮票投进邮箱。“这个过程很有仪式感。那时每一篇稿子都要誊写很多遍,写错一个字或对其中一段话不满意,就得重新誊写一遍。后来用电脑写就好多了,节省了修改的时间,投递也方便,只是那种庄重的仪式感就没有了。”她写的篇幅在字内的散文,大多在《黄山日报》发表过,估计有60多万字。 项丽敏说她是从《黄山日报》起步的作家,也是一直受到本市文化部门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