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前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改迈出了必要性及关键性的一步。在现行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

本文对合作学习与动态分组相关的重点文章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条理化分析以获取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合作学习及动态分组进行了概念界定;对合作学习与动态分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合作学习和动态分组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通过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问题,对现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问题现状,后期设计教学对照实验方案并投入实施;试验后期设计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试模型,编制测试卷,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1.1研究背景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的颁布,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有“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合作交流意愿”的功能,“学生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教师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及分组策略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问题并应用遮蔽性分析的方法,从学习发生的结果去分析表象存在问题的同时,从问题发生的主客体去寻找传统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弊端所在。从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去解释现象,并从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一课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为初中数学的教与学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以更好的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1.2.2研究意义

1.2.2.1理论意义

尽管动态分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通过阅读及整理文献,在理论基础方面,除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及知识建构理论外,很少有研究描述动态分组理论。从概念定义的角度来看,本论文的目的是明确静态分组和动态分组的差异和关联性。从理论基础角度来看,本文试图确认动态分组在合作学习中的必要性、重要性,阐明确定小组调整频次的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有关动态分组的文献,整理和分析相关要点,希望可以为未来动态分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提供新的思路。

1.2.2.2实践意义

本文对于动态分组研究的主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