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最近,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 批准万安镇等十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黄山共有13个村镇上榜 黄山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批准万安镇等十三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请示》(黄政〔〕23号)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批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13个)话不多说, 先让我们来一睹它们的风采吧! 《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休宁县万安镇 万安古镇建于隋朝末年,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休宁县城正东4公里处,它依傍于横江北岸,临水而立,皖赣铁路,屯景公路横贯全镇。镇东尽头,是风光绮丽的古城山。 万安地处盆地,依畔横江,又当休宁县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为早期外来居民的聚居地。在陆路不发达时,万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运码头,来往行商众多,渐成集镇。镇街长约5华里,明清均为休宁九大街市之首,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 《黄山市歙县许村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歙县许村镇 许村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位于古徽州府府治所在地——歙县的西北部,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21公里。许村历史悠久,源于东汉,古名富资里,昉溪、任公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有余处。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特色民俗活动有舞狮、舞龙(板凳龙、草龙)、舞大刀、嬉花灯。 《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徽州区西溪南镇 西溪南镇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部,与该地区区的岩寺镇、呈坎镇、潜口镇及休宁县接壤,镇政府设立在西溪南村,中心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距区府岩寺5公里,岩竦公路、黄山新城主干道的建成,形成新的横穿镇东南的过境公路,进一步拉近西溪南与岩寺、屯溪的距离,使之成为黄山市及徽州区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徽州区潜口镇 潜口镇不仅是一个农业示范大镇,也是生态旅游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扩充申报地——唐模和华东休闲养生游第一村——蜀源,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特色的徽派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这一切正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众多电影、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雪里蕻、贡米、竹笋、水果、马蹄、山珍、苗木等资源十分丰富。 《黄山市歙县雄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歙县雄村 歙县雄村古名洪村,距今已有多年的久远历史,村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文风昌盛,有着“新安第一岛,徽州最雄村”之美誉。雄村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郊,背倚翠微,面屏竹山,两条游龙般的山脉护左,如虎似狮的群山雄踞其右,飘带状的新安江绕村东流,环境优美,风水极佳。 雄村历史悠久,教育发达,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中了举人54人,进士34人,官至军机大臣,“父子尚书”的曹文植、曹振镛,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王茂荫,中国对外海上贸易第一人王直等,都出自这里。 《黄山市休宁县黄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休宁县黄村 黄村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全村户,人,黄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居民以黄姓为主,至今保留古朴的民风民俗,人文底蕴深厚,极具开发潜力。 黄村分为村、下门村。下门村状若燕巢,四周青山绿水,著名的黄村进士第就坐落在下门村。黄村进士第建于明嘉靖年间(年),原为进士黄福府第,后为家祠,年7月,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第占地面积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极具徽派建筑的研究价值。进士第左前方还建有中宪第,虽部分遭到损坏,但仍保存大部分,极具修复价值。 《黄山市休宁县右龙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休宁县右龙村 右龙村位于休宁县鹤城乡五股尖的山麓,距县城80公里。右龙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地处新安江源头的皖赣交界处,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气候宜人,生态极佳,有“黄山生态第一村”美誉,有壮观的五股尖瀑布。 右龙唐朝末年建村,至今有上千年历史,村内尚保存几百年的古驿道、古石栏杆、古亭、古庙、古桥、古祠堂和古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徽文化的古村落。板凳龙技艺闻名遐迩,堪称“徽州一绝”。右龙村为黄山市首批进入百佳摄影点之一。 《黄山市黟县卢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黟县卢村 卢村,又名雉山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辖村,距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镇区以北约1千米,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 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黄梅剧《徽州女人》就是以木雕楼为场景而搬上舞台。 《黄山市祁门县坑口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祁门县坑口村 坑口村该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清澈秀丽、宛若玉带的文闪河,呈“$”形飘逸而过,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坑口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村、省级百佳生态村、市级生态文明村,拥有国保古戏台群,被誉为“徽州古戏台之乡”。 《黄山市祁门县厉溪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祁门县厉溪村 祁门县历溪村在牯牛降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村中王姓为王壁后裔,于宋朝迁此定基,聚族而居。 历溪是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的古村,古有历溪十二景。村中的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王氏宗祠"合一堂",为该村明代御医王典所建。村中的古树林保留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存最好的古树林。 历溪还有一个特点必须说到,那就是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目连戏,村里至今还有着完整的目连戏演出班子和一个古戏台。 《黄山市祁门县芦溪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祁门县芦溪村 芦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西南端芦溪乡境内,居芦溪乡中部,是一个千年以上古村落。面积33.6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亩,茶园面积亩,耕地面积亩。芦溪村历史悠久,生态资源丰富并保护完好,境内有重点保护的古民宅、古树群、古祠堂,比比皆是,是一个宜农、宜牧、宜生态旅游的发展地区。 《黄山市黄山区永丰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黄山区永丰村 永丰村是中国“五四”新文学元老派作家、文坛大师苏雪林的故乡,也是徽商巨擘苏锡眉的生长地,现今境内保留了完整的清代希范堂(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苏氏宗祠、海宁学舍(文坛巨匠苏雪林故居)、独特全石结构且保存依旧的元代建筑元代石屋─五福庙(全国仅有的一座),还有明代青山塔、希贤桥等众多古建筑,醇厚的民俗民风,传承千年的五福神会,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佳摄影点。 《黄山市徽州区灵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徽州区灵山村 灵山村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元代隶属徽州府歙县22都1图,明代隶属徽州府歙县滚秀乡灵山大社仁风里,今属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行政村。 灵山,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绝佳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动人的传奇故事,让灵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灵山之灵之秀,概不虚传 想到不久之后 自己的家乡就要得到重点保护, 心情抑制不住地激动啊! 二、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保护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有效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内涵,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遵循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层次和范围,完善政策措施,依法实施管理,切实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传统格局保护,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努力保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自然环境特色和传统风貌。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要根据本批复精神,指导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人民政府严格组织实施保护规划。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健全保护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要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安徽省人民政府 年11月17日 政府表彰,国家支持!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黄山这13个村镇要发达啦! 快来给你的家乡投票吧! 有政府表彰,国家支持! 咱们黄山这13个村镇一定会越来越好! 有你家乡吗? 一起扩散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艾芫 素材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爱黄山 本文由爱黄山(ID:ai-huangshan)整理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欢迎亲们转发到朋友圈。(HS_dingguagua)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法律顾问:郑文兵律师;丁士元律师 爱黄山,从这里开始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