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老师年的第篇文章- 疫情之下网课成了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形式如何提高学生上网课的专注度使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成长?如何做到隔屏不隔情、隔空不隔爱让冰冷的屏幕传递师生之间“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可触、可感的温度?一起来看河南省濮阳市第十中学校长都娟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分享——1 课程设置丰富多元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网课还可以开设思政课、阅读课、心理健康课、综合实践课、劳动技术课、影视欣赏课等,充分发挥学生“居家”学习的独特优势,利用学校里没有的课程资源。 比如灶具厨具、劳动工具、新鲜食材、各类乐器、手工用具、体育用品、生活资料等,最大程度丰富学生居家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的网课“生活”更丰富丰盛、多元多彩。 2 教学内容有味有料 现场上课,老师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威气场、纪律约束、课堂观察、即时点评等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也能够随着自己的“真性情”天马行空、酣畅淋漓地尽情发挥,从而让课堂有情、有景、有温度。 网课要想吸引学生,就一定要凸显屏幕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包括PPT的制作也要能吸引人的眼球,比如采用大量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微课等,让网课有味、有料。这不仅挑战了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而且考验了老师驾驭网络技术和资源的能力。 3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某个学科的网课。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对网课的专注和喜欢,不仅有对网课内容的好奇和兴趣,也有对网课老师的尊重、信任、爱戴、支持、配合与期待。 对于老师“鞭长莫及”的网课,师生之间牢固的情感则可以成为学生专注于网课的“强力粘合剂”,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网课气氛也会清新惬意、其乐融融。 4 教师语言幽默轻松 老师的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是老师文化内涵、素质修养、专业学识、宽容博爱的综合展现。轻松自如、幽默诙谐、简洁准确、鲜活生动的授课语言,往往具有神奇的亲和力、感染力,能让原本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让学生在笑声中悄然接受教育,让学生更专注于网课,也让老师变得更加可敬、更可爱。 5 对待学生温和坚定 现场上课时,学生能保持聚精会神、专注投入、积极参与,多是因为老师“气场”的震慑及教室学习“环境”的熏染,但隔着屏幕的网课,那些较为严肃、严厉的老师的“气场”则被大幅度削减。因此,屏幕前的一些学生会顺势启动“惹不起,躲得起”的自我保护模式——打盹儿、跑神、静音、屏蔽、拉黑,致使网课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网课中老师最好的情绪状态是:温和而坚定地守住教育的底线、原则,不呵斥,但也不妥协。如果线上不便于对某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网课结束后,老师可以耐心而执着地对其“一追到底”。 6 教学方式灵活翻转 既然“在校”和“居家”进行了空间上的“翻转”,那就尝试把“讲授”和“自学”也进行适当的“翻转”,即引导学生居家时以自学为主。 不过,学生自学时,老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而线上讲授时老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点拨、提问、展示、互动、抽测、答疑、点评、表扬,组织学生辩论、闯关、竞猜等。 网课切忌拖沓冗长,一是避免学生精神疲劳,二是保护学生的视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网课“意犹未尽”的兴奋度,始终对网课充满热情和期待。 7 备课上课功夫下足 上网课时,老师要想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就需要在备课、上课时下大功夫、深功夫。老师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