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小学教师该不该做教科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的话,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从清华附中多年的实践经验看,我认为做教科研是让新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熟悉课堂教学、站稳讲台的好方法,也是让教师个人及学校的教师团队快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途径。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完全可以做到教学和教科研“鱼与熊掌”兼得,二者相得益彰。中小学教师应该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入手,通过教科研工作的推动,努力让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通过教科研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中小学的教科研与高校或专业研究机构的科研不同,我们并不提倡教师做纯学术理论的研究。如果教师能一边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同时有时间、有兴趣对某个专业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甚至能攻克学科难关,取得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但这样的人毕竟很少。实际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小学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把课上好、把学生培养好。我们更希望教师能专注本职工作、聚焦课堂教学和开展与教书育人有关的教科研,并将教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这样“教”“研”相长、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形成良性循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应该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学校管理等与学生成长发展有关的问题确定选题,围绕教学和育人中的“老大难”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现象确定选题,寻找破解之策,特别是要下功夫对尚未认识清楚的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等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觉得某个知识点自己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学生理解总是不到位,再讲一遍学生还是听不懂,但是有的教师三言两语一点拨,学生马上就学会了。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就是对规律的把握。这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规律,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教学对象,这样才能把教学和育人的全流程各个环节都设计好。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重在反思基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一个青年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多反思、多总结、多实践、多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上完课后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口头上跟其他教师交流一下得失,而应该付诸文字,字数多少不限,也不一定要公开发表,但一定要把发现的问题说清楚,把实践探索的做法写明白,把改进和创新的思考写出来,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一个不研究问题、不善反思的教师,只会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日复一日的教学只是量的积累,而得不到质的提升。可以说,会做教科研工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要用研究的态度、科研的思维对待难以驾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教科研的过程,也是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培养研究型教师清华附中鼓励教师做教科研工作。学校有一个口号: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们能用研究的眼光去对待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他们对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比一般教师更深入。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教师和一个善于研究、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哪一个更受学生欢迎,哪一个教学更有成效?答案不言自明。从学校层面来说,除了鼓励教师做教科研工作,更要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