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卖家、微商代购的兴起 黄山市民想要购买进口食品已经十分便捷 然而市民朋友们在购买时最好谨慎选择 8月8日,该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 依法对位于栢景雅居小区内 这家网络销售店进行了检查 记者注意到,房间内有多种待销售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经初步调查,该销售店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销售的进口婴幼儿奶粉和辅食没有中文标签。 现场,执法人员对该店销售的不符合规定进口食品全部予以扣押,并立案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此外,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根据规定,标签上不仅要有食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而且还要有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等事项,尤其是对于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还规定标签‘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该局执法大队负责人汪飞跃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针对无中文标签或者有中文标签但不清、不全的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该局此前在中心城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立案查处多起违法违规经营进口食品案件。 “问题”进口食品的来源一般来说,“问题”进口食品主要有三种来源: 一是确实是正规渠道入境,但入境时未规范加贴中文标签,加上食品索证索票执行不到位,最后到零售终端时,经营者也不知道所经营的无中文标签食品真实来源; 二是通过个人走私、夹带、网购邮寄入境; 三是黑心商贩用假产品换个新包装混进市场,实际是国内生产,却贴上了外文标签,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小编提醒购买进口食品时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注意检查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 是否有中文标签或完整的中文标签 对于没有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清 不全的进口食品,不要购买 日常生活中 如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或发现有销售不符合规定进口食品的行为 可及时举报 素材来源:黄山晨刊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