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hl/ 假如有一个镜头可以带我们对历下思政课堂进行纵览,你会看到济南五中教师杨冬梅正指导学生“跟拍教师的一天”、山大附中教师李建全正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砚泉学校教师李元清正对学生的情景剧表演进行多维度点评、友谊小学教师赵倩倩正带学生参观“模拟法庭”…… 这一幕幕都是历下思政教育的生动写照。多年来,历下教育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改的“打开方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成功构建了“课堂主阵地、社会主背景、教师主力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实起来、真起来,真正实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创设生活化情境解决“真”问题历下思政课堂被盛赞为“做真教育” 跟拍老师的一天、讨论“你爱不爱学习”、辩论“志愿者值不值得这样做”、戴上眼罩体验行动不便的感觉、把书包挂在胸前体验孕妈妈的辛苦……近日在历下区承办的“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场教学现场会上,四位思政教师带来的展示课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思政课还停留在“划划重点,背一背”的阶段,但历下思政教师用行动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活”是与会人员的第一个感受。在当天的展示课中,调查问卷、体验活动、情景剧、辩论赛、连线等形式被频繁使用,课堂气氛活泼、热烈。以赵倩倩的《生命最宝贵》课堂为例,她早在课前便布置学生将书包挂在胸前体会孕妈妈的不易,上课时又用照片带学生回顾了这一感受。在随后的授课中,她让学生戴上眼罩体验行动不便的难处,还播放了失独母亲的一封信,让孩子们明白了“生命最宝贵的”的道理。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真情流露,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真”是与会人员的第二个感受。历下思政课堂注重生活指导与践行,敢于直面真问题。以杨冬梅的《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为例,课堂由小调查“你为什么活着”引入,并广泛调查“你爱学习么,为什么”。在随后的授课中,她播放了前期引导学生拍摄的《班主任的一天》、引导学生对志愿者行为进行辩论,让学生认识到平凡的生命同样可以书写自己的价值。对此,济南市教育局思政处处长王翔宇在活动现场盛赞历下思政教师“做真教育,解决真问题”。 其实,几位教师的展示课是历下思政课堂的真实写照。早在年,历下区便开始探索思政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让“小课堂”牵手“大社会”。 据历下区教体局初中思政教研员孔萍介绍,自年起,历下各初中学校每学期要分年级开展至少一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为了让孩子们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老师设计了一套问卷,考考孩子们对“爸爸、妈妈最爱吃的一道菜分别是什么”“父母的工作辛苦不辛苦”等问题的了解程度,并推荐相应的亲子活动,让学生深刻明白父母的伟大与辛苦。同样,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的老师带学生在不同水源地取样、做实验,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五年来,全区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习相关知识,深化思想认识,提高践行能力,实现“自我教育”。活动形式也由”老师领着做“到“老师学生一起做”,再到“学生推着老师做”。 同样,历下各小学结合项目化学习推进思政教育。据历下区教体局小学思政教研员李玉华表示,小学思政教育由“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开展立体化、重实践、针对性强、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与开放性。诸多探索与尝试的初衷,都是努力实现让思政课学习既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的改革目标。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下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体系化。年下半年,历下思政教研团队梳理初中教材,开发出“我和爸妈换角色”“我在社会生活中打卡”“垃圾分类的学问”“全球性问题之我见”等项目化学习方案,通过不断完善的课程建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实教研”带出“强教师”培训一支名师辈出的思政队伍 “真”教育离不开“强队伍”。历下区教体局素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自律严的思政教师队伍。“可以说,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历下区教体局副局长丁宇表示。 从这份培养进度表中,我们可以感受出思政队伍的成长梯度:年,组建“修远”研习小组青年教师团队,助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年,组建年级教研团队,由区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教学能手、名师等骨干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带领全区各年级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年组建命题团队,着重打造一支能命题、会命好题的骨干团队;年,组建宣传团队,培养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并鼓励他们进行论文撰写、课题研发。年,组建聚星团队,让优秀青年教师抱团发展,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历下思政教师队伍。 而从教师角度来看,历下思政教师培养具有鲜明的“实”“活”“化”的特点。 所谓“实”,首先体现在教研活动的频繁上。李建全回忆,自担任思政教师以后,他的日常教研任务是这样的:每周参加一次区域教研活动;每两周要上一次示范课,一次上两节。对于每一节公开课,教研员要在教师登台前听课两三次甚至六七次,堪称手把手地教。此外,在他看来,历下区的思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层次分明。“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着重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境的创设和分析、学生的指导和点评等方面给其他教师启迪;青年教师上研究课,为教龄短、缺乏经验的老师提供教学的抓手。而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教研员又会组织各种主题培训和研讨活动。比如‘如何上好一堂课’‘我的教学困惑’等不同主题的讲座和沙龙,让新教师特别受益。”李建全说。 “活”则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上。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