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夏”有“大”的意思 万物从此皆长大 春日渐远,夏日初来 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来了 天文学中 立夏是夏季开始的标志 ·立夏节气的意义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确立时间较早。它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古代认为这是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对这个节气的意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有“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从气候上讲,人们则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书中记载:“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其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感知到夏天正徐徐走来,蝼蝈发出了鸣叫,向人们报告夏天的消息。 二候蚯蚓出。雨水丰盈、大气潮热,蚯蚓掘土而出,钻出地面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到了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立夏习俗知多少 吃“立夏饭”。立夏这一天,许多家庭将赤豆、黄豆、黑豆、豌豆、绿豆做成“立夏饭”,寓意五谷丰登。吃鸡蛋。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立夏之后气温节节攀升,容易让人食欲消退、乏力消瘦,人们将鸡蛋挂于小孩颈上,孩子们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盼望消暑祛病。秤人。在南方,还有过午“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头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祥话,祈求健康长命。尝“三新”。立夏之日,有立夏尝“三新”的俗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鲥鱼,这些时令新鲜的食物端上桌,处处透着初夏的美。·立夏养生别忽视 ——早睡早起 立夏后,气温升高,天气炎热,人的心率会随着气温攀升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脏息息相关。 人们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夜卧早起,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避免疲劳,充足睡眠,加强对心脏的保养。 ——戒燥戒怒 保健专家提示,立夏后,天气渐热,人们易烦躁不安,情绪波动,此时节养生需遵循静心养肝戒躁怒的原则。 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愉悦,笑口常开。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养肝为主 立夏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湿热交加,这个时候人体肝脏处于旺盛状态,调养应以养肝为主。 除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调养精神、制怒养肝外,在饮食调理上,多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生津养肝的饮食,饮方面:如黄山毛峰;食方面:如黑米、豆类、荠菜、芹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莴笋等。 ——立夏宜饮:黄山毛峰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此时百般红紫,万物繁茂。中医认为,署易入心,而当令的黄山毛峰,滋味甘醇,强心养神,来自山野的新鲜气息,能助你保持清和心情愉快。 佛光阁·福莲 自然·自在·自醒 佛光阁·福莲文化艺术中心 福莲订阅号:twfulian 客服中心:fulian ●●● 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