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明朝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来到徽州(今安徽黄山)一农家避难。 当时肚子饥饿难当,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爱吃的烧饼给朱元璋充饥,吃的他是满口生香,大为赞赏。 次年称帝时,没忘这家农户的救命之恩,说救驾有功,就将它册封为“救驾烧饼”吧!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款让明太祖朱元璋都大赞的——“救驾烧饼”,也就是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 PERFECT 拥有年历史的黄山烧饼, 是黄山地区的传统小吃, 盛行于古徽州地区及周边部分, 因其外壳形状和色泽都很像蟹壳, 所以被称作“蟹壳黄”烧饼! 食八般 食八般 PERFECTDINNER 在黄山,几乎每个街头小巷,顺着梅干菜的鲜香味过去,总能找到一家黄山烧饼摊子。金黄的饼,醇香的馅,穿过巷子,跨越年轮,俘获老中青三代的网红小吃,就是它了。 色泽金黄金黄、层多而薄,一口咬下去酥脆爽口,碎肉丁加上梅干菜特有的香气,咸甜中带着点辣味,唇齿间几颗芝麻粒散开,一种好吃到上瘾的感觉瞬间弥漫整个味蕾,赞! 黄 山 烧 饼 “薄如秋月, 形似满月 落地珠散玉碎, 入口回味无穷” 真正传统古法工艺制作的黄山烧饼 在口感上就甩其他烧饼一大截 层层酥脆的外皮 经过多次试验才找到的馅料绝佳比例 鲜、香、酥、脆 一口一个 吃过就忘不了的味道 完全颠覆你对烧饼的认知 传统古法工艺,20多年做饼老匠人亲自把关,从和面到烘烤20多道古法工艺制作! 每天凌晨4点老师傅就要开始和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刷饴、撒麻、烘烤……需历经二十几道工序才能做好,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不仅要选最好的精面粉,馅料的比例、醒面时间以及手工搓面的劲道都要精准拿捏,这些都和烧饼的口感息息相关! 手艺好,做出的饼颜色金黄似蟹壳,饼皮层层酥脆,内馅咸香刚好,一口下去才有鲜香酥脆的感觉。 做好这枚烧饼,得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和揣摩,所以,也只有身经百战的老手艺人才能做出好饼。 央视1套曾报道 黄山烧饼已成为徽城的百年“风景” 是每个来黄山的人都会去吃的美食 “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 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 这是陶行知的一首白话诗 抿一口白粥咬一块烧饼 让人不由得发出 “人间值得”的感叹 网上现在有许多卖黄山烧饼的店铺,口感虽然比不上当地刚出炉的烧饼,但是也可以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周末宅家追剧,吃着黄山烧饼,一周上班的疲惫一扫而空! 炸酱面大大/C位鸡豆凉面/销魂螺蛳粉/ 白月光热干面/鸡丝川味凉面/消暑扛把子/ 酣畅酸辣粉/闽南沙茶面/鸭血粉丝汤/广式早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