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位教师从持证上岗到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再到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育人才,需要什么?学校如何在入职前、成长中、精进后助力教师团队的发展?

在第五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上,西咸新区空港枫叶国际学校总校长徐科研围绕这些问题分享了她的思考与感悟。

枫叶有26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职员工七千多人,学生四万多人。我们西咸新区空港枫叶国际学校隶属于枫叶教育集团,成立于年,提供K-12年级的教育,现有学生名左右,截至目前,我们高中两届毕业生均%被QS世界排名前六十的大学录取。

为什么建校这么短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团队。这支团队就像是学校的主发动机,担负起学校的核心运转功能。这支团队的打造就是“二元融合”助力教师发展策略。

二元论的概念是古希腊时期关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哲学概念,老子提到的“无为”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个辨证关系,但今天我所提到的二元是指推动教师职业规划和成长的“无为”和“有为”。在枫叶,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是一种“无为”和“有为”互相融合的结果。

教师的稳定成长,需要学校的“有为”

作为一名教师,从持证上岗到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从合格教师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学校的主动培养,而这条路没有捷径,需要“有为”之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融入——入职前的接纳与引领。

新教师入职后的专项培训分为两周理论学习,一周岗上实操。理论学习包含枫叶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文化、制度等。新老师上岗前需要了解枫叶每个学段的优势、特色,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制度要求。除此外,教师还要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理论。

暑期学校有一个新生八天七夜夏令营体验课程,这是专为新教师岗上实操而设计的活动。我们将新老师根据教育经历及工作背景分成不同的小组,由专职的老教师进行全面指导,让新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岗位中。

从开营到结营涉及到的活动组织、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多个教育教学工作项目,都由新教师独立完成。三周培训过后,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流程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经考核合格后,可以正式上岗了。

教师岗前培训对民办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彼此接纳的过程。有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觉得不适应会选择离开,而学校也借由培训工作发现老师在工作简历和面试之外的综合表现,从而对老师进行二次筛选,经历过双向选择后进入岗位的老师会更加稳定。

第二层:履职——入职后的评估与鞭策。

枫叶给入职后老师的支持是辅导和评估。我们初小学实施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实施的是由枫叶教育集团研发的“枫叶世界学校课程”。该课程实现了“一个文凭,两方认证,对接全球”的全新模式。这种融汇中西的教育模式使枫叶的老师既能够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根本立场上,又能够放眼国际,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比如对世界学校课程认证的全球最大的公益教育认证机构COGNIA,其提供的课堂观测工具艾略特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研对教师成长发挥了非常好的辅导作用。艾略特以布鲁姆的阶梯教学法为导向,从目标层级培养的维度,通过观测教师课堂行为和学生表现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该观测工具包含大量生动详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启发教师教学和进行课堂观摩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我们还有一个新教师职业攀升的脚手架——职业评估报告,这是一份教师月度成长与评估的报告。每月的考评内容涵盖教师的职业成长和个人能力两个方面,包括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由部门领导监督执行,同时与相关教师进行反馈后双方签字,存入其职业成长档案。

当老师获得年度评估报告时,说明他已经进入了符合枫叶标准的合格老师的行列。所以这份报告也是一位教师的成长图谱,当教师开始审视自己,学会正确的剖析、评估自己,找准找对自我生长的支点,就可以进入以输出为导向的任务式“学习”模式,开启研究、学习、探索之旅的增值状态。

枫叶每个学段的育人体系都不一样。小学阶段实施快乐教育,初中阶段是三好习惯养成教育,高中阶段是理想教育。记得武汉枫叶小学刚建校时,新老师对如何实施“快乐教育”感到困惑:既然要让孩子们快乐,那该不该严格管理,该怎么管?针对这些普遍性的问题,我提出了“无条件的尊重,有边界的自由”的教育主张,并带着教师一起研究编写了《快乐教育探究与实践》一书。

当老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类似疑问的时候就可以书本上的理论解读为蓝本,在实践中了解什么是无条件的尊重,有边界的自由,懂得快乐教育的真谛。

当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时,教师就做到了既能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又能够站在边界的角度,在习惯培养和行为约束上帮助学生建立规则,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教育中“管和不管”之间的差异与内涵。

第三层:成长——稳定后的提升与拓展。

为保障教师不进入职业瓶颈和倦怠,学校为其搭建各种提升和拓展的平台,开展多种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活动,比如教学大赛、名师评比、校际交流、流动转岗、游学研学、研究性课题等,也会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老师向管理者跨越提供再进修的机会,为教师的成长助力。

同时,枫叶的老师也会与体制内学校的老师一起参与行业内的技能比拼、职称评定、资源共享、校际交流、学术研讨等。枫叶的先进教育资源会与兄弟学校进行分享,这些行动也提升了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认可度。

经历过这三个阶段的成长,老师已经完全具备了站稳课堂的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拥有了职业幸福感和文化归属感,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当教师逐渐走向成熟时,我们培训重点就是如何继续激发老师的内在动力,唤起老师的成长欲望,让他们继续精进。当学校“有为”的任务完成了之后,还要以“无为”为目标,以“场域”为抓手,继续赋予老师能量。

依靠场域赋能,实现“无为而治”

枫叶有成熟的办学模式和完善的体系,对于枫叶校长而言,只要能够严格落实好枫叶集团所有的制度、标准、要求,学校就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否能培养出一批枫叶名师,能否让学校成为首屈一指的名校,就与校长创造的能量场域有关了。

场域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全体员工都认同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我非常认同管理学中提到的“以身作则、成为他人榜样”的概念,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相信校长如果具有“早起、锻炼、享受生活”这三个好习惯,校园也会成为具有积极向上的能量的“场域”。

提倡早起,让勤奋赋能

现在晚睡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但很多人晚睡并不是在工作。年的一个数据显示,人们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42分钟,这意味着人们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但碎片化信息、娱乐性视频的长时间输入会让人的思考力降低,影响专注力和判断力。

我一直坚持早睡早起,这个习惯让我能够更好的把控自己的时间,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更有激情地去工作。但如果校长喜欢早起就去要求老师早起,这显然于情于理都行不通。但是学生是极容易影响老师的群体,所以我倡导学生早睡早起,并组建一个高中学生“早起学习社团”。

每天早上六点半之前我会给所有参与早起的人拍照,然后把照片整理后发到教师团队,班主任会将其传到家长群。刚开始,参与早起的学生只有二十多人,经过氛围带动,越来越多学生进入到早起的行列,早起学习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短短两个月,早起人数已超过一百多,早起学习成为了学校的一种新风尚。而在学生的影响下,也有老师开始加入进来了。

正是这样的一个早起习惯,让一些老师取得了很多个人成绩。但真的是这一个小时获得的吗?我想不是,早起习惯给予师生的不仅是多出来的时间,更是一种力量。具有习惯早起的师生在学习或工作时,不用扬鞭自奋蹄。学校的“早起行动”让校长、教师、学生的学习节奏同频,在校园里共谱师生发展的和谐乐音。

坚持锻炼,让自信赋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到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实际上是枫叶教育一直秉承和实施的教育理念和举措。从小学到高中,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落实在课堂内外。

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竞赛,文化布置等方方面面都在营造符合国家政策和育人方针的大环境。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早起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体育则是赋予师生健康和精神的一种力量。

要想实现“五育并举,体育为先”的工作目标,校长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从未涉足体育运动的我选择了最简单的一个项目——跑步,因为跑步是一项只需要穿上运动鞋就可以开始的运动。

我从边走边跑的米开始,到能够跑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后来参加马拉松。从我自己一个人跑,到创建枫叶“享跑”俱乐部,热爱跑步的教师人数开始逐渐增加,去年西安市和西咸新区组织的六场马拉松赛事我们俱乐部的队员全都参加了。

今年我们学校还自己组织了3公里和5公里围着校园跑的迷你马拉松赛事,有五百多名师生和家长报名参加了这场赛事活动。学校从天津枫叶调来了一位五十岁的管理者,她原本不喜欢跑步,刚开始邀请她加入跑团的时候,她直接拒绝。但自从参加学校的马拉松活动获得奖章后,开始主动申请加入跑团。现在每天早上跑五公里,两个月瘦了十斤,身材变了,精气神也不同了。

具有赋能状态的场域,可以构画出教师职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同心圆,学校是内核,教师是外延。

充盈生活,让品味赋能

校长的治校方法和管理理念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但兴趣爱好和行为取向同样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我非常喜欢一段话:“自律的人不会被生活拖拽着前进,而是生活在你的方寸之间,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想要的生活触手可及,所有的事情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读书是让一种行为、一个习惯得以坚持的最好法宝,所以,我会经常给老师们推荐一些书。当他进入跑步状态时,推荐几本跑步的书;当他早起时,再推荐几本早起的书。我们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负责的打卡群,运动打卡,读书打卡成为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和促进,推动着老师们拥有更有品味和内涵的生活。

享受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学校会常常举办一些活动,带着老师们走进大自然,去越野,露营。这样的户外活动,既能让老师们放松身心,又能拉近老师之间的感情,增加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教师形象管理很重要。着装要得体,形象气质佳,语言要有感染力,教师对自我形象有要求,就会对课堂表现和师生关系有标准,就会散发教师魅力,这样的老师会更有自信的力量和能力,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趋势。

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工作中,校长要明确思路,找好线路,搭好出路。在有意为之的行为中积极主动留住教师,在看似无意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影响教师。从而形成“有为”与“无为”的有机融合,老师从最初的被动参与到最终的自愿响应不仅让他们站稳了职业的第一个岗位,更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有为”的有形与“无为”的无形共同交织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当教师的成长欲望被真正唤醒,他们不再仅仅是“孩子王”或“教书匠”,而是具有教育理想和情怀,对工作和生活都有更高的追求的教育工作者,从而实现了自我发展的职业精进之路。而正是这种教师职业成长路径与学校的期待同频振动,才最终使学生受益,获得家庭和社会期待的成功。而学校也完成了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这就是“有为”与“无为”的力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